首页成语词典敬授人时敬授人时的意思
jìngshòurénshí

敬授人时



敬授人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亦作“敬授民时”。《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蔡沉集传:“人时,谓耕获之候”。《史记·五帝本纪》引作“敬授民时”。谓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敬授人时”指颁布历书。

详细解释

指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之指颁布历书。亦作“敬授民时”。

卿其~,益修臣职,毋替尔祖事大之诚,以副朕不忘柔远之意。◎《元史·仁宗纪一》

敬授人时[jìngshòurénshí]

    本指郑重其事的将历法交予百姓,使其掌握时令变化,不误农事。

    《书经.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后指皇帝向天下颁发历书,使天下遵行,不违农时,以求丰收。《元史.卷二四.仁宗本纪一》:「今遣礼部尚书乃马台等齎诏往谕,仍颁皇庆元年历日一本。卿其敬授人时,益修臣职,毋替尔祖事大之诚,以副朕不忘柔远之意。」也作「敬授民时」。

    百科解释敬授人时,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出自《书·尧典》。

    出处《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蔡沉集传:“人时,谓耕获之候”。《史记·五帝本纪》引作“敬授民时”。

    例子卿其敬授人时,益修臣职,毋替尔祖事大之诚,以副朕不忘柔远之意。《元史·仁宗纪一》


    基础信息

    拼音jìng shòu rén shí

    注音ㄐ一ㄥˋ ㄕㄡˋ ㄖㄣˊ ㄕˊ

    繁体敬授人時

    感情敬授人时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敬授民时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敬授人时的意思解释、敬授人时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奸淫掳掠 奸淫:奸污;掳掠:抢劫人和物。奸污女人;抢夺财物。比喻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野火不能烧尽野草,春天一到野草又长出来了。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
归老田间 指回到幽雅处所,度过晚年。
口直心快 想什么说什么,为人直爽。
拖拖拉拉 宽松摇曳的样子。借指以拖延为特征的行动、习惯或性格
吞声饮气 犹吞声忍气。
出云入泥 谓自己一旦青云直上,便不惜将旧时朋友踩入泥中。喻人情浇薄,世态炎凉。
脾肉之叹 脾:通“髀”,大腿。指痛惜光阴虚度,思欲有所作为。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坦白:无隐瞒。如实交待自己的罪行,抵抗会得到严肃处理。
扶墙摸壁 抚摸着墙壁。比喻言论主张比较软弱平庸。
抛乡离井 离开家乡故土。
妙手丹青 妙手:技能高超的人;丹青:绘画的颜料,比喻绘画的艺术。指优秀的画家。
着三不着两 指说话或做事轻重不当,考虑欠周,注意这里,顾不到那里。
嘴甜心苦 说话和善,居心不良。
痴儿呆女 指天真无知的少男少女。
将勇兵雄 将:将领;兵:士卒;雄:强有力。将领和士兵都英勇威武。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心腹重患 指严重隐患或要害部门的大患。
推枯折腐 犹言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极易打垮。
瞒天席地 瞒:隐瞒实情。指瞒上欺下,一手遮天。
同心敌忾 同怀强烈的愤恨以对付敌人。
大事化小 化:变。经过妥善处理,将大事化成小事。
温衾扇枕 同“温枕扇席”。
细大不踰 细大不逾xìdà-bùyú逾:超过。大小方面都不超过物得其常乐极,极之所集曰声,声应相保曰和,细大不逾曰平。——《国语·周语下》
炯炯目光 目光短浅mùguāngduǎnqiǎn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清庙之器 将:将帅;相:宰相;器:度量,才干。有担任将帅或宰相的度量和才能。
明镜照形 了解过去就可以知道现在。
翠色欲流 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北窗之友 指亲密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