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授人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亦作“敬授民时”。《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蔡沉集传:“人时,谓耕获之候”。《史记·五帝本纪》引作“敬授民时”。谓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敬授人时”指颁布历书。
详细解释
指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之指颁布历书。亦作“敬授民时”。
卿其~,益修臣职,毋替尔祖事大之诚,以副朕不忘柔远之意。◎《元史·仁宗纪一》
本指郑重其事的将历法交予百姓,使其掌握时令变化,不误农事。
《书经.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后指皇帝向天下颁发历书,使天下遵行,不违农时,以求丰收。《元史.卷二四.仁宗本纪一》:「今遣礼部尚书乃马台等齎诏往谕,仍颁皇庆元年历日一本。卿其敬授人时,益修臣职,毋替尔祖事大之诚,以副朕不忘柔远之意。」也作「敬授民时」。
百科解释敬授人时,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出自《书·尧典》。
出处《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蔡沉集传:“人时,谓耕获之候”。《史记·五帝本纪》引作“敬授民时”。
例子卿其敬授人时,益修臣职,毋替尔祖事大之诚,以副朕不忘柔远之意。《元史·仁宗纪一》
基础信息
拼音jìng shòu rén shí
注音ㄐ一ㄥˋ ㄕㄡˋ ㄖㄣˊ ㄕˊ
繁体敬授人時
感情敬授人时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敬授民时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积非成是(意思解释)
- 定于一尊(意思解释)
- 海外扶余(意思解释)
- 去杀胜残(意思解释)
- 一天星斗(意思解释)
- 丸泥封关(意思解释)
- 嘟嘟囔囔(意思解释)
- 日已三竿(意思解释)
- 淅淅沥沥(意思解释)
- 君子爱人以德(意思解释)
- 矛盾重重(意思解释)
- 在家出家(意思解释)
-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意思解释)
- 疾风扫落叶(意思解释)
- 精心励志(意思解释)
- 瞻望咨嗟(意思解释)
- 窸窸窣窣(意思解释)
- 局天蹐地(意思解释)
- 论功受赏(意思解释)
- 哑口无声(意思解释)
- 燮和之任(意思解释)
- 生机怏然(意思解释)
- 居高不下(意思解释)
- 燃肉身灯(意思解释)
- 鱼纵大壑(意思解释)
- 屈心抑志(意思解释)
- 从容有常(意思解释)
- 薄批细抹(意思解释)
※ 敬授人时的意思解释、敬授人时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望风扑影 | 比喻做事没有把握,没有目标。也比喻毫无根据地盲目寻求。 |
心里有鬼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 |
三从四德 | 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也叫四行;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指封建礼教为压迫、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
清浑皁白 | 比喻事物的本来面目、是非、情由等。 |
心摩意揣 | 摩:揣测;揣:量度。用心揣摩测度。 |
绵绵不息 | 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息:停止。指连续不断。 |
大度汪洋 | 大度:气量大;汪洋:深广。形容人有度量,能容人。 |
小菜一碟 | 指不值得大肆宣扬。形容事情很容易办成。 |
吹灰之力 | 比喻极轻微的力量。 |
众望有归 | 望:期望;归:归附,趋向。众人所期望和敬仰的。形容在群众中威望很高。 |
一发破的 | 发:射出;的:箭靶的中心。一箭就射中箭靶中心。比喻一下子就击中目标或一句话就击中要害。 |
坦然自若 | 态度安详,一如常态。 |
不进油盐 | 形容人十分固执。 |
斗怪争奇 | 谓以奇怪取胜。 |
雕风镂月 | 刻意吟风弄月。 |
规重矩迭 | 谓合乎规矩法度。 |
表里相依 | 指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
白骨再肉 | 白骨上再生出肉来。比喻起死回生。 |
挈榼提壶 | 挈:提;榼:酒器。拿着酒杯,提着酒壶。形容嗜好饮酒。 |
坚甲利刃 | 见“坚甲利兵”。 |
血风肉雨 | 形容剧烈残酷的屠杀或性格刚强。 |
撒泼打滚 | 嘴里骂着泼辣的话,躺倒在地上打滚。同“打滚撒泼”。 |
诸法实相 | 佛家语。指各种现象的真实面目。 |
束蒲为脯 | 将捆束的蒲柳说成肉脯。谓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
千形万态 | 形:形状。多种多样的形状。 |
滴滴邓邓 | 步履不稳貌。 |
纨袴膏梁 | 膏、梁:肥肉和细粮。泛指美味的食物;锦绣:精致华丽的丝织品。形容富贵人家衣食精美的奢华生活。 |
漫天风雪 | 形容心地纯真,不虚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