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笔请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请求交给杀敌任务。
详细解释
请求交给杀敌任务。
自请从军报国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汉书·终军传》
百科解释【词目】投笔请缨【读音】tóubǐqǐngyīng【释义】指玩弄文字技巧。【出处】《后汉书·班超传》:“久劳苦,尝缀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示例】郭沫若《归国杂吟》:“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
基础信息
拼音tóu bǐ qǐng yīng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顾倾人(意思解释)
- 格物致知(意思解释)
- 鞍前马后(意思解释)
- 暴跳如雷(意思解释)
- 看杀卫玠(意思解释)
- 玉宇琼楼(意思解释)
- 银河倒泻(意思解释)
- 阿谀顺旨(意思解释)
- 直节劲气(意思解释)
- 心惊胆颤(意思解释)
- 弩张剑拔(意思解释)
- 千岩万壑(意思解释)
- 十围五攻(意思解释)
- 趁风转帆(意思解释)
- 和如琴瑟(意思解释)
- 甘贫苦节(意思解释)
- 急风骤雨(意思解释)
- 情根爱胎(意思解释)
- 磨破口舌(意思解释)
- 纳污藏垢(意思解释)
- 眼尖手快(意思解释)
- 后悔何及(意思解释)
- 立马追镫(意思解释)
- 乾啼湿哭(意思解释)
- 麴部尚书(意思解释)
- 犀柄麈尾(意思解释)
- 忍尤攘诟(意思解释)
- 九春三秋(意思解释)
※ 投笔请缨的意思解释、投笔请缨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处之泰然 |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
争先恐后 |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
表面文章 |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
力挽狂澜 | 力:竭力;挽:挽回;狂澜:巨大的波浪。用力阻止巨大的波浪。比喻竭力扭转险恶危急的局势。 |
寝苫枕干 | 谓古时父母被人所杀,子女卧草枕盾,表示时刻不忘报仇。 |
束身就缚 | 束:捆。束身:自缚。缚:捆绑。比喻不加抵抗,甘愿被人擒捉。 |
七首八脚 | 形容慌张乱闯。 |
有恃毋恐 | 见“有恃无恐”。 |
八纮同轨 | 指天下一统。八纮,指八方极远之地。 |
晨昏定省 | 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 |
擅离职守 | 擅:随便,任意。擅自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不能尽守自己的职责。 |
硁硁之信 | 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固执的信念。 |
矜名嫉能 | 矜:夸耀;嫉:嫉妒。夸耀自己的名声而嫉妒贤能。 |
华亭鹤唳 | 华亭谷的鹤叫声。表示对过去生活的留恋。 |
诗礼发冢 | 冢:坟墓;发冢:盗墓。儒生们用诗礼之教来盗墓。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
入死出生 | 形容冒着生命危险。 |
酒阑客散 | 阑:尽;客:客人。酒席完毕,客人归去。 |
忠言奇谋 | 谋:计谋。忠诚的进盲,出众的谋略。 |
白恰青衫 | 白恰:尖顶无檐的白布帽;青衫:青色袍衫。指没有取得功名的士人。 |
宏伟壮观 | 壮观:雄伟的景象。形容景象、建筑雄伟 |
解衣包火 | 比喻不解决问题,只招致危险。 |
琼楼金阙 | 犹琼楼玉宇。 |
钻心刺骨 | 钻入心里,侵入骨中。形容刺激极深。 |
乱点古书 | 比喻胡乱引用古人的书籍上的说法和观点,致使牛头不对马嘴。 |
一言可分 | 一句话就可以辨别、区分。 |
实密似疏 | 看起来好像空隙很大实际却很严密。 |
流血浮丘 | 比喻战争中死伤的人极多。 |
反本修古 | 指恢复人的禀性,维持最初的善良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