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威刑不肃威刑不肃的意思
wēixíng

威刑不肃



威刑不肃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以严刑使人恭顺。

百科解释【成语】威刑不肃【拼音】wēixíngbùsù【解释】威:权威;刑:刑律;肃:整肃。权威和法纪都不能整肃。【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蜀记》:“刘璋暗弱,自焉已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示例】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渐以陵替。★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


基础信息

拼音wēi xíng bù sù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威刑不肃的意思解释、威刑不肃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破壁飞去 传说梁代画家张僧繇在壁上画龙,点上眼睛后龙即飞云。比喻人突然有钱有势或官职地位一下子升得很快。
玉石俱焚 俱:全部;都;焚:烧。宝玉和石头一起烧毁。比喻好的坏的、贵的贱的一起毁灭。也作“玉石同焚”。
彻首彻尾 彻:通,透。从头到尾,全部,十足的意思。
耐人寻味 耐:经得住;寻味:认真体会。经得住认真体味。
鬼蜮伎俩 蜮:传说中一种能含沙影来害人的怪物;鬼蜮:指阴险害人的人;伎俩:卑劣的手段。比喻居心不良、暗中伤人的卑劣手段。
淆乱是非 淆乱:混淆,混乱。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仰人鼻息 仰:依赖;鼻息:呼吸。依靠他人的呼吸而生存。比喻靠人家而生存;必然看人家的脸色行事;而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染神刻骨 犹铭心刻骨。谓感受深切。
耳目之欲 欲:欲望。指耳听眼看,满足于享乐的欲望。
内省不疚 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同心合意 同“同心一意”。
名书锦轴 书:书写,记载;锦轴:史书。把名字留在史书上。
执法不公 拒绝公正,在实施法律中的不公正。
虽死犹生 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三朋四友 泛指各种朋友。
达则兼善天下 达:显贵。得志做了大官,就也把天下治理好。
更待何时 更:再,复。指不必再等待,已到了该说该做的时候。
八方支援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好汉惜好汉 惜:爱惜。指才能品行相同的人互相敬重。
无庸置疑 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蜚黄腾达 腾达:上升。形容骏马的飞驰。比喻官职地位升得很快。
扬武耀威 见“扬威曜武”。
痛剿穷追 剿:征剿。竭尽全力剿灭追杀
出纳之吝 亦作“出内之吝”。舍不得拿出去,出手小气。
涸鲋得水 比喻绝处逢生,有所凭借。同“涸鱼得水”。
寒附火者 因为寒冷而靠着火取暖的人。
十年不制衣 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清词妙句 华丽清新的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