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昭聋发聩昭聋发聩的意思
zhāolóngkuì

昭聋发聩



昭聋发聩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使耳聋的人也能够听到。比喻用语言文字等给人以极大的启发,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会清醒过来。

详细解释

百科解释昭聋发聩,成语,作谓语、定语,聩:耳聋。用来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天讨·望帝》:“巴县邹烈士容首起大呼,昭聋发聩,正义浃乎寰宇,回响振乎栈峡。”

出处《天讨·望帝<四川讨满洲檄>》:“巴县邹烈士容首起大呼,昭聋发聩,正义浃乎寰宇,回响振乎栈峡。”


基础信息

拼音zhāo lóng fā kuì

注音ㄓㄠ ㄌㄨㄥˊ ㄈㄚ ㄎㄨㄟˋ

繁体炤聾發聵

感情昭聋发聩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振聋发聩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昭聋发聩的意思解释、昭聋发聩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勤学苦练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匆匆忙忙 指做事匆促忙碌。
贪生怕死 贪:贪恋。贪图生存;惧害死亡。形容为了活命而失去正义的原则。
枯骨生肉 犹言起死回生。
涅而不淄 见“涅而不缁”。
激扬清浊 见“激浊扬清”。
东完西缺 谓短缺,不完备。
云消雾散 云雾消失;天气转晴。比喻事情、心情等由隐晦、疑点、转为明朗、通畅。也比喻疑虑、怨气等消除得干干净净。
欺霜傲雪 欺:欺凌。傲:傲视,傲岸。霜雪本是寒冷之物,而对此敢于欺凌傲视。比喻坚贞不屈、气势非凡的精神。
含垢包羞 同“含垢忍耻”。
拍案而起 案:几案;桌子。拍着桌子愤然而立。形容极度愤怒。有时也形容对反动势力的不屈服。
点头称善 道:说;善:好。表示赞同。
弦歌不绝 弦歌:弦乐;绝:断绝。弹琴唱歌的声音不断。比喻教学活动持续。
寒耕暑耘 冬耕地,夏锄草。泛指做各种农活。
纯一不杂 纯:纯粹;一:单一;杂:驳杂,不纯洁。形容纯粹、单一,没有杂质。
兼人好胜 兼人:胜过人;好:喜爱;好胜:各方面都想胜过他人。处处都想胜过他人,好胜心强。
愁眉蹙额 因发愁而紧皱眉头。
食不二味 吃饭不用两道菜肴。谓饮食节俭。
众寡势殊 众:多;寡:少。形容双方人力的多少相差极大。
余音缭绕 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织当访婢 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
推诚相见 指以真心对待人。推:展示;诚:诚实的心意。
援古刺今 引述故事古义以讽刺今事。
风栉雨沐 栉:梳子、篦子等梳头发的用具;沐:沐浴、洗。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风雨不停。
如梦一场 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悠悠自得 形容从容不迫,心满意足的样子。
十命可受 指比“九锡”更多一种赐予的特殊荣誉。
临危蹈难 面对危难毫不惧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