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民胞物与民胞物与的意思
mínbāo

民胞物与



民胞物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详细解释

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那里有一个是认真存了“仁人测隐”之心,行他那“~”的志向,不过都是在那里邀福。◎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

出处宋 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例子那里有一个是认真存了“仁人测隐”之心,行他那“民胞物与”的志向,不过都是在那里邀福。(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


基础信息

拼音mín bāo wù yǔ

注音ㄇ一ㄣˊ ㄅㄠ ㄨˋ ㄩˇ

繁体民胞物與

感情民胞物与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指泛爱的一切人和物。

谜语博爱

英语The people are my brothers and I share the life of all creature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民胞物与的意思解释、民胞物与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前因后果 佛教讲;先前种什么因;后来就结什么果;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指事情的全部过程。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腹载五车 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负俗之讥 见“负俗之累”。
寻死觅活 叫喊着要去死。多形容因极其悲痛或耍无赖而疯疯颠颠的样子。
心明眼亮 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销声避影 犹言销声匿迹。
风云万变 风云:比喻变化动荡的局势。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局势复杂,变化迅速,难以预料。
大树底下好乘凉 比喻有所依托,事情就好办。
吹弹得破 好象吹一吹、弹一弹就会弄破似的。形容面部的皮肤非常细嫩。
止暴禁非 止、禁:罅;暴、非:指种种坏事。制止种种坏事。
水底纳瓜 同“水里纳瓜”。
通天达地 犹言顶天立地。
街头巷口 巷:胡同。指大街小巷。
一饭之恩 一餐饭的恩德。指小恩。
持戈试马 比喻作好准备,跃跃欲试。
重德不报 重德:大德;报:报答。指对人施恩德太大,不会得到相应的报答。
龙行虎变 《易·干》:“飞龙在天……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又《革》:“大人虎变。”孔颖达疏:“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后遂以“龙行虎变”喻帝王革故鼎新,创制建业。
殷天动地 殷:震动。震天动地,形容声音很大。
玉漏犹滴 指夜还未过去。玉漏:计时的漏壶。
无可比伦 没有可以相比的。
兴废存亡 兴:兴起。把废除和消亡的事业再复兴、保存起来。
推聋妆哑 谓装作不闻不问,什么都不知道。
彪炳千秋 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
嘴大舌长 多话,好搬弄是非。
澄心堂纸 是五代十国南唐徽州地区劳动人民所产的一种名纸;因其卓越的品质被评为中国造纸史上最好的纸。
五行代德 泛指改朝换代。古人称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为五行,认为五行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如周为火德,秦为水德,水能克火,所以秦代周,而汉为土德,土能掩水,所以汉又灭了秦。
问一知二 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