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约指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言词简洁,旨意明确。
百科解释词约指明,汉语成语,拼音是cíyuēzhǐmíng,意思是言词简洁,旨意明确。出自《盐铁论·水旱》。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水旱》:“议者贵其辞约而指明。”
例子大圜词约指明,应答无滞。《北史·萧大圜传》
基础信息
拼音cí yuē zhǐ míng
注音ㄘˊ ㄩㄝ ㄓˇ ㄇ一ㄥˊ
繁体詞約指明
感情词约指明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作文或说话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铢两之奸(意思解释)
- 故态复作(意思解释)
- 面目全非(意思解释)
- 异涂同归(意思解释)
- 沾亲带故(意思解释)
- 祝不胜诅(意思解释)
- 年高德劭(意思解释)
- 畏难苟安(意思解释)
- 矢口抵赖(意思解释)
- 人亡物在(意思解释)
- 空心汤团(意思解释)
- 死亦瞑目(意思解释)
- 紧行无善踪(意思解释)
- 敛容息气(意思解释)
- 游谈无根(意思解释)
- 野人献曝(意思解释)
- 垂裕后昆(意思解释)
- 益国利民(意思解释)
- 以盲辨色(意思解释)
- 草腹菜肠(意思解释)
- 旧病复发(意思解释)
- 望尘拜伏(意思解释)
- 背若芒刺(意思解释)
- 韬声匿迹(意思解释)
- 勖以大义(意思解释)
- 崎嶔历落(意思解释)
- 跳塔轮铡(意思解释)
- 德被四方(意思解释)
※ 词约指明的意思解释、词约指明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躲躲闪闪 | 躲避闪开,以免遇到某些情况。亦形容遮遮盖盖,支支吾吾,不坦率,不直爽。 |
手无寸铁 | 寸铁:指短小的武器。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
乐乐醄醄 | 心情十分高兴的样子。 |
连明彻夜 | 见“连明连夜”。 |
受之无愧 | 受:接受,得到。得到某种奖励或荣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
自作多情 | 自以为或自己想象自己是人家的意中人。 |
不见棺材不下泪 | 比喻不到走投无路的境地不肯死心。 |
丧门神 | 指专管死丧哭泣的凶神,比喻给人带来晦气的人。 |
瑜百瑕一 | 比喻优点多而缺点少。瑜,玉的光采;瑕,玉的毛病。 |
正色直言 | 正色:严肃或严厉的神色。态度严肃,语言正直。形容刚直不阿。亦作“正色危言”。 |
指日成功 | 谓不久即可成功。 |
着三不着两 | 指说话或做事轻重不当,考虑欠周,注意这里,顾不到那里。 |
流离颠疐 | 见“流离颠沛”。 |
卖身投靠 | 投:投奔;靠:依靠。形容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躯体;为有权势地位的人效劳;从而求得靠山。 |
沽名吊誉 | 同“沽名钓誉”。 |
夹七夹八 | 指说话东拉西扯,混杂不清。 |
握云携雨 | 比喻男女欢合。 |
琼林玉枝 | 琼:赤色玉。比喻人的资质高洁 |
巫山洛水 | 巫山: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欢会。指巫山神女与洛水女神或男女欢会。 |
祸在朝夕 | 夕:晚上;朝夕:比喻短时间。指祸患来临在即。 |
摩厉以需 | 见“摩厉以须”。 |
未识一丁 | 丁:“个”的讹字。不认识一个字,指没有文化的人。亦作“目不识丁”、“不识一丁”。 |
神色张皇 | 张皇:惊慌,慌张。指在紧急的情况下,神气和面色紧张惊慌,失去常态。同“神色仓皇”。 |
言之有礼 | 说的话有道理。 |
遗训可秉 | 前人留下来的训告可以继承。 |
肆虐逞威 | 肆虐逞威,形容恶人任意为非作歹。 |
国亡种灭 | 《淮南子·说山训》:“楚王亡其猨,而林木为之残;宋君亡其珠,池中鱼为之殚。”高诱注:“猨捷躁,依木而处,故残林以求之。”亦作:[[楚国亡猿,祸延林木]] |
乘间击瑕 | 钻空子,打击对方薄弱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