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事诛意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不问其实际行动而但推究其居心以定罪责。
详细解释
谓不问其实际行动而但推究其居心以定罪责。《後汉书·霍谞传》:“《春秋》之義,原情定過,赦事誅意,故許止雖弑君而不罪,趙盾以縱賊而見書。”李贤注:“﹝《公羊傳》﹞曰:‘晉史書趙盾弑其君。趙盾曰:“天乎無辜,吾不弑君。”太史曰:“爾爲仁爲義,人弑爾君而不討賊,此非弑君如何?”’此赦事誅意也。”
百科解释赦事诛意,读音shèshìzhūyì,成语,解释为不问其实际行动而但推究其居心以定罪责。
基础信息
拼音shè shì zhū yì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躲躲闪闪(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势如破竹(意思解释)
- 贯朽粟陈(意思解释)
- 两厢情愿(意思解释)
- 云端里看厮杀(意思解释)
- 不护细行(意思解释)
- 碎首縻躯(意思解释)
- 魂亡胆落(意思解释)
- 层见叠出(意思解释)
- 九死一生(意思解释)
- 结舌钳口(意思解释)
- 当场出彩(意思解释)
- 小丑跳梁(意思解释)
- 凤管鸾箫(意思解释)
- 记功忘失(意思解释)
- 整旅厉卒(意思解释)
- 袖里玄机(意思解释)
- 掩过饰非(意思解释)
- 三期贤佞(意思解释)
- 告老在家(意思解释)
- 前挽后推(意思解释)
- 苦心孤谐(意思解释)
- 堪称独步(意思解释)
- 一偏之言(意思解释)
- 万室之邑(意思解释)
- 虎质羊皮(意思解释)
- 麤衣淡饭(意思解释)
※ 赦事诛意的意思解释、赦事诛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知止不殆 | 殆:危险。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
肝心涂地 | 犹言肝脑涂地。 |
桂枝片玉 | “桂林一枝、昆山片玉”的省言。谓登科及第。 |
虎狼之心 | 比喻凶残的野心。 |
杀一砺百 | 犹言杀一儆百。 |
不识大体 | 识:懂得;大体:重要的道理;关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认清大局;不懂得做事、处理问题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 |
恻怛之心 | 见“恻隐之心”。 |
横行不法 | 指不守法纪,放肆妄为。 |
死中求生 | 在极危险的境地中努力挣扎以求生路。 |
剥床以肤 | 剥:六十四卦之一,指伤害;床:卧具。损害到肌肤。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
装点门面 | 装点:装饰;门面:指外观。比喻只把外表装饰得很漂亮。 |
负重涉远 | 见“负重致远”。 |
地广民稀 | 广:宽阔;稀:稀少。指土地广大,人烟稀少。 |
如汤泼蚁 | 汤:沸水。像用热水去泼蚂蚁,一泼即散,既而又聚。比喻效果不明显。 |
道高德重 | 道德高尚,很有威信。 |
一时权宜 | 权宜:因时因事变通处理。暂时变通处理。 |
片甲不留 | 甲:铠甲;古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的用来防身护体的战衣。连一片铠甲也没留下。形容全军被消灭。 |
扪心清夜 | 扪:摸;清:寂静。指深夜不眠,进行自我反省 |
忠贞不贰 | 忠:忠诚;贞:有操守。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
白水鉴心 | 白水:清水;鉴:照。清澈的水能照见人的心。形容人心像明净的水一样纯洁。 |
酒后之勇 | 借着酒劲充当勇敢。 |
大有文章 | 指话语、文章、或已表露的现象之中;很有令人难以捉摸的意思或别的情况。 |
衆人广坐 | 指人很多的场合。 |
三十六鳞 |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鳞介篇》:“鲤,脊中鳞一道,每鳞有小黑点,大小皆三十六鳞。”因以“三十六鳞”为鲤鱼的别称。 |
丁丁光光 | 象声词。 |
匏瓜徒悬 | 孔子比喻自己无法像匏瓜那样系悬着而不让人食用,应该出仕为官,有所作为。后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却不为世所用。 |
麻中之蓬 | 生长在麻中的飞蓬,麻是直立向上生长的,故飞蓬也随之直立生长。 |
今吾非故吾 | 见“[[依然故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