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事诛意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不问其实际行动而但推究其居心以定罪责。
详细解释
谓不问其实际行动而但推究其居心以定罪责。《後汉书·霍谞传》:“《春秋》之義,原情定過,赦事誅意,故許止雖弑君而不罪,趙盾以縱賊而見書。”李贤注:“﹝《公羊傳》﹞曰:‘晉史書趙盾弑其君。趙盾曰:“天乎無辜,吾不弑君。”太史曰:“爾爲仁爲義,人弑爾君而不討賊,此非弑君如何?”’此赦事誅意也。”
百科解释赦事诛意,读音shèshìzhūyì,成语,解释为不问其实际行动而但推究其居心以定罪责。
基础信息
拼音shè shì zhū yì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群龙无首(意思解释)
- 归心如飞(意思解释)
- 十二金钗(意思解释)
- 疏财仗义(意思解释)
- 爽心悦目(意思解释)
- 囚首丧面(意思解释)
- 去故就新(意思解释)
- 失惊倒怪(意思解释)
- 一块石头落了地(意思解释)
- 旧事重提(意思解释)
- 号令如山(意思解释)
- 老而弥笃(意思解释)
- 狼餐虎噬(意思解释)
- 绕脖子(意思解释)
- 呼来喝去(意思解释)
- 灌夫骂座(意思解释)
- 恩恩相报(意思解释)
- 和颜说色(意思解释)
- 自投虎口(意思解释)
- 五尺之僮(意思解释)
- 阴惨阳舒(意思解释)
- 刁钻促搯(意思解释)
- 撒诈捣虚(意思解释)
- 上下和合(意思解释)
- 肉腐出虫(意思解释)
-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意思解释)
- 鹏鴳齐致(意思解释)
- 疾味生疾(意思解释)
※ 赦事诛意的意思解释、赦事诛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昙花一现 | 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昙花:一种花期极短的花;多在夜间开放;花美又香。 |
改过迁善 | 改正错误,变成好的。指去恶就善。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零珠碎玉 | 比喻零碎的却值得珍惜的事物。亦作“零珠断璧”、“零珠片玉”。 |
心胆俱碎 | 见“心胆俱裂”。 |
不世之功 | 不世:非凡。指极大的功劳。 |
福如东海 | 福气象东海之水浩瀚无边;旧时祝颂用语。 |
慎言慎行 | 言行都十分小心注意。 |
仗气使酒 | 仗:凭借,倚仗;使:放任。指任性发酒疯。 |
反老成童 | 反:同“返”,归,还。道教语,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
马如游鱼 | 同“马如游龙”。 |
面红脖子粗 | 脸红脖子变粗。形容因激动、窘迫、发怒或羞渐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
馔玉炊珠 | 见“馔玉炊金”。 |
心如悬旌 | 形容心神不定。 |
断纸余墨 | 断:破裂;余:残存;墨:墨迹。指残存的诗文墨迹。 |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 指患难与共,和衷共济。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
天道宁论 | 谓天道福善惩恶之说难以凭信。 |
瞠然自失 | 瞠:瞪着眼睛。瞪着眼睛好像丢了东西一样。形容失神的神态 |
退徙三舍 | 舍:古时行军,一舍为三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
毫厘丝忽 | 古代“分”以下四个微小长度单位的并称。喻指极微细的事物。 |
金迷纸碎 | 形容剥削阶级奢侈豪华的生活。 |
相背而行 | 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南辕北辙、适得其反、北辕适楚。 |
再接再捷 | 为“再接再厉”之误。 |
缘波讨源 | 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最后点出主题。 |
天打雷轰 | 比喻不得好死。 |
虑不及远 | 考虑不到长远。形容目光短浅。 |
高雅闲谈 | 意思是高奥奇妙,儒雅端正,安闲恬淡,一般多形容诗文风格。出自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
断断休休 | 专诚乐善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