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贤礼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招:招收;贤:有才德的人;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广泛网罗人才。
出处宋·陈亮《酌古论·曹公》:“……光辅汉帝,招贤礼士,修明庶政,以宰天下。”
基础信息
拼音zhāo xián lǐ shì
注音ㄓㄠ ㄒ一ㄢˊ ㄌ一ˇ ㄕˋ
感情招贤礼士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网罗人才。
近义词招贤纳士、招贤下士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流离颠沛(意思解释)
- 千家万户(意思解释)
- 驻颜有术(意思解释)
- 惊慌失措(意思解释)
- 心如止水(意思解释)
- 挑拨离间(意思解释)
- 浅见寡识(意思解释)
- 达人知命(意思解释)
- 兵强则灭(意思解释)
- 雅量高致(意思解释)
- 凿饮耕食(意思解释)
- 且听下回分解(意思解释)
- 目瞪神呆(意思解释)
- 没齿难忘(意思解释)
- 打诨插科(意思解释)
- 独步当时(意思解释)
- 剥极将复(意思解释)
- 嘟嘟哝哝(意思解释)
- 不出所料(意思解释)
- 未形之患(意思解释)
- 缓带轻裘(意思解释)
- 悍然不顾(意思解释)
- 油嘴狗舌(意思解释)
- 作福作威(意思解释)
- 熚熚烞烞(意思解释)
- 椎鲁敦朴(意思解释)
- 圆桌会议(意思解释)
- 创痍未瘳(意思解释)
※ 招贤礼士的意思解释、招贤礼士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混淆是非 |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比喻故意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倒廪倾囷 | 倾倒出粮仓中全部储藏。比喻罄其所有、尽其所知。 |
论功行赏 | 论:按照;行:施行。按照功劳的大小给以不同奖赏。 |
喧宾夺主 | 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喧:声音大;宾:客人;夺:压倒;超过。 |
七步成章 | 同“七步成诗”。 |
矢死不二 | 矢:同“誓”,发誓;二:二心。立誓到死不改变意志。 |
安常履顺 | 习惯于正常生活,处于顺利境遇。 |
哑子吃黄连 | 歇后语。比喻有苦说不出。 |
宿水餐风 |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
乘时乘势 | 旧指人应趁着机会、时势,做一番事业。 |
际地蟠天 | 形容遍及天地间。 |
大政方针 | 重大的政策与措施,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指针。 |
东播西流 | 谓流落四方。 |
行坐不安 | 行:走。走也不是,坐也不是。形容心情焦躁不宁 |
车无退表 | 兵车无后退的标志。引申为军队决不退却。 |
没齿难泯 | 没齿:终身。终身不能忘记。 |
裹血力战 | 犹言浴血奋战。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
羽檄交驰 | 羽檄:插上鸟羽的紧急文书。指军情紧急,文书往来不断。 |
腥闻在上 | 腥闻:原指酒肉的腥味,引伸为丑恶的名声。比喻丑名远扬。 |
面貌狰狞 | 狰狞:样子凶恶。形容面貌凶恶可怕。 |
嫌贫忌富 | 嫌弃和讨厌贫苦微贱。 |
汉上骄子 | 汉中地区的新起人物。 |
大侧大悟 | 形容彻底醒悟。 |
汹汹拳拳 | 形容众人喧闹欢腾的样子。 |
五行代德 | 泛指改朝换代。古人称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为五行,认为五行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如周为火德,秦为水德,水能克火,所以秦代周,而汉为土德,土能掩水,所以汉又灭了秦。 |
任其自便 | 指不加约束、引导,听任自由发展。 |
顿兵坚城 | 坚固的城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