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罪吊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伐罪吊民”。
详细解释
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人”当作“民”,因避太宗讳改。同“伐罪吊民”。
百科解释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人”当作“民”,因避太宗讳改。同“伐罪吊民”。
出处《南史·檀道济传》:“道济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
基础信息
拼音fá zuì diào rén
注音ㄈㄚˊ ㄗㄨㄟˋ ㄉ一ㄠˋ ㄖㄣˊ
繁体伐辠弔人
感情伐罪吊人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锄强扶弱。
近义词伐罪吊民
英语punish the wicked and console the peopl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费吹灰之力(意思解释)
- 二缶钟惑(意思解释)
- 断还归宗(意思解释)
- 兵戈抢攘(意思解释)
- 左思右想(意思解释)
- 哀痛欲绝(意思解释)
- 风流佳话(意思解释)
- 大信不约(意思解释)
- 啮雪吞毡(意思解释)
- 难鸣孤掌(意思解释)
- 心烦虑乱(意思解释)
- 材高知深(意思解释)
- 华而不实(意思解释)
- 鱼封雁帖(意思解释)
- 兔死犬饥(意思解释)
- 保残守缺(意思解释)
- 诟龟呼天(意思解释)
- 东驰西撞(意思解释)
- 立场不稳(意思解释)
- 车马如龙(意思解释)
- 缊袍不耻(意思解释)
- 鸢飞戾天(意思解释)
- 养痈致患(意思解释)
- 狩岳巡方(意思解释)
- 遮吒迦鸟(意思解释)
- 奥德修纪(意思解释)
- 臭味相与(意思解释)
- 判然两途(意思解释)
※ 伐罪吊人的意思解释、伐罪吊人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争事端。 |
紫绶金章 | 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借指高官显爵。 |
想方设法 | 尽量想办法。 |
帷灯匣剑 | 以帷罩灯,以匣藏剑。比喻真相难明,令人猜疑。 |
触目如故 | 触目:目光所及。故:旧的,过去的,本来的。满眼看到的都是过去的老样子。 |
跋胡疐尾 | 比喻进退两难。 |
雕虫刻篆 | 见“雕虫篆刻”。 |
谩辞哗说 | 谎言乱语。 |
束肩敛息 | 缩肩屏息。形容恭顺的样子。 |
打诨插科 | 见“撒科打诨”。 |
比屋连甍 | 屋舍紧密相连。指住户众多。 |
商彝夏鼎 | 夏商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
省刑薄敛 | 省:减少;敛:征收。减省刑法,薄征赋税。 |
愣愣瞌瞌 | 愣:呆,失神。呆头呆脑,发呆的样子。 |
月约星期 | 期:约定。在星月之夜约会。指男女幽会。 |
本盛末荣 | 本:指树根;末;指树梢;荣:草木茂盛。树根发达,枝叶才能繁茂。指对待事物要看重根本。 |
虚而不淈 | 虚:空;淈:枯竭。比喻越虚心求知,知识就会越渊博。 |
镕今铸古 | 融会贯通古今知识。 |
尧年舜日 | 比喻天下太平的时候。 |
交詈聚唾 | 谓一齐唾骂。 |
修文演武 | 演:演习。操演兵马,修明文教。指文武并重。 |
超古冠今 | 超:超出;冠:位居第一。古今第一,无人能比。 |
功当其事 | 把原来的事情夸大。形容言过其实。同“张大其词”。 |
避朝变服 | 古代国家有灾异急难之事,帝王避离正殿,罢朝贺,变服饰,表示责罚自己的过失,以期消灾除难。 |
幽人之风 | 以:拿;治:惩处。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 |
矜奇炫博 | 亦作“[[矜奇衒博]]”。仗恃能标奇立异而自夸学识渊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