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口膏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磨练口舌。形容讲话很厉害,善于挑拨诬陷。
详细解释
磨练口舌。形容讲话很厉害,善于挑拨诬陷。
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羊胜之徒,摩口膏舌;邹阳自明,入狱复出。”
基础信息
拼音mó kǒu gāo shé
注音ㄇㄛˊ ㄎㄡˇ ㄍㄠ ㄕㄜˊ
感情摩口膏舌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的口才好。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疚心疾首(意思解释)
- 原原本本(意思解释)
- 一片冰心(意思解释)
- 草船借箭(意思解释)
- 唬鬼瞒神(意思解释)
- 课嘴撩牙(意思解释)
- 别有天地(意思解释)
- 触石决木(意思解释)
- 反行两登(意思解释)
- 营私作弊(意思解释)
- 着三不着两(意思解释)
- 呆如木鸡(意思解释)
- 不足为外人道(意思解释)
- 判然不同(意思解释)
- 一望无涯(意思解释)
- 齐量等观(意思解释)
- 不上不落(意思解释)
- 贪财好利(意思解释)
- 水土不伏(意思解释)
- 许结朱陈(意思解释)
- 簠簋不修(意思解释)
- 三五之隆(意思解释)
- 蟠结根据(意思解释)
- 郭伋待期(意思解释)
- 涝疏旱溉(意思解释)
- 唐僧取经(意思解释)
- 一顾之价(意思解释)
- 龙标夺归(意思解释)
※ 摩口膏舌的意思解释、摩口膏舌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争事端。 |
致之度外 | 指不放在心上。同“置之度外”。 |
枉费唇舌 | 白费言辞,不起作用。 |
诸有此类 | 犹言诸如此类。 |
来去匆匆 | 形容来和去迅速 |
负固不宾 | 同“负固不服”。 |
钟漏并歇 | 比喻年老衰残。 |
知其不可为而为 | 为:做。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指意志坚决或倔强固执。 |
劚山觅玉 | 喻深入推究,求得事物真谛。 |
不欺闇室 | 闇室:遮去光线的房间。见“不欺暗室”。 |
无凭无据 | 没有凭证和根据。 |
死不悔改 | 到死也不追悔、改正。形容非常顽固。 |
上下天光 | 上空与水中碧光一色。形容水中倒影使天水连成一片。 |
枉直同贯 | 谓曲直不分。 |
苟且之心 | 苟且:得过且过。指得过且过、只顾眼前思想。亦指想做不正当事情的念头。一般多指男女关系。 |
慎终于始 | 谓结束时想要慎重,在开始时就要小心谨慎。 |
高垒深堑 | 垒:军营四周的堡寨;堑:壕沟。高高的堡垒,深深的护城河。形容防卫坚固。 |
管鲍之好 | 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
狼突鸱张 | 像狼一样奔突,像鹞鹰一样张开翅膀。形容坏人猖狂嚣张到了极点。 |
乞儿暴富 | 乞儿:乞丐。乞丐骤然发了大财。比喻学问大增。 |
雨泽下注 | 雨水往下流 |
阐幽探赜 | 阐;阐明;赜:幽深莫测。阐明和探究深奥精微的道理。 |
百顺千随 | 形容什么都顺从。同“百依百随”。 |
圆桌会议 | 国际会议的形式。这种会议为避免因席位主次而引起纠纷,采取各国代表围绕圆型桌子进行谈判的形式,以示与会各方地位平等,故名。 |
一茅三脊 | 有三条脊骨的茅草,即菁茅,又名灵茅。 |
船骥之托 | 比喻可信托,可重用的人才。 |
不情之誉 | 不合情理的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