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涂而罢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同“半涂而废”。
详细解释
百科解释词目半涂而罢发音bàntúérbà释义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同“半涂而废”。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陛下持之不坚,半涂而罢,伤威损费,为弊必深。”用法作谓语、状语、定语;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论淮西事宜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一篇名作,与另一篇有关淮西的文章《平淮西碑》一样,都是写驻马店的。淮西一词是唐朝时期的地名,一般指今天淮河上游地区,包括安徽、湖北、长江北部和河南东南部分,其名称来源于唐代划分的淮南西道,因而简称淮西。而我们之所以把韩愈的《论淮西事宜状》定义为指现在的驻马店,是因为淮西的治所,即政府机关就在现在的汝南。在《论淮西事宜状》这篇文章当中,韩愈上奏天子要说的事宜,就是要端掉叛军头领,龟缩在汝南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叛军首领吴元济。 韩愈作为当时唐朝的政府官员,是个主战派。他在这篇文章中力主出兵剿灭叛军,并苦口婆心地劝说皇帝:“皇帝啊!如果您不能坚持把平叛继续下去,事情就这样半途而废,那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损伤国威,浪费经费,危害深重啊!”想必这篇奏折一定也起到了作用,皇上最终下定了决心。公元817年,唐王朝以一场堪称中国军事史上最经典的战役之一“李愬雪夜入蔡州”平定了吴元济。之后,皇帝命韩愈为此次平叛树碑立传,韩愈便写了他生平最重要的一篇文章《平淮西碑》,为此次战役做了总结,这个碑当时就立在汝南县城北关。
出处唐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陛下持之不坚,半涂而罢,伤威损费,为弊必深。”
基础信息
拼音bàn tú ér bà
注音ㄅㄢˋ ㄊㄨˊ ㄦˊ ㄅㄚˋ
繁体半涂而罷
感情半涂而罢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定语;比喻做事有始无终。
近义词半途而废
反义词有始有终
英语leave something unfinishe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今来古往(意思解释)
- 兢兢战战(意思解释)
- 尊酒相逢(意思解释)
- 学老于年(意思解释)
- 懦词怪说(意思解释)
- 以人为镜(意思解释)
- 日中为市(意思解释)
- 暮礼晨参(意思解释)
- 贪猥无厌(意思解释)
- 真心真意(意思解释)
- 脱袍退位(意思解释)
- 至圣至明(意思解释)
- 毛骨森竦(意思解释)
- 蒲柳之姿(意思解释)
- 楚天云雨(意思解释)
- 重振旗鼓(意思解释)
- 高材疾足(意思解释)
- 触处机来(意思解释)
- 扫地俱尽(意思解释)
- 兴致索然(意思解释)
- 旧时风味(意思解释)
- 钻穴逾墙(意思解释)
- 流血浮尸(意思解释)
- 颓垣断壁(意思解释)
- 短中取长(意思解释)
- 随波逐尘(意思解释)
- 緑鬓朱颜(意思解释)
- 心碎胆裂(意思解释)
※ 半涂而罢的意思解释、半涂而罢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德容言功 | 见“德言容功”。 |
老牛舐犊 |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
少不经事 | 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
后起之秀 | 秀:特异;优秀。指从后辈中成长起来优秀人物。 |
五颜六色 | 色彩鲜艳繁多;非常美丽。 |
裘马声色 | 衣轻裘,乘肥马,醉心歌舞,迷恋女色。谓贪图享受,生活糜烂。 |
昭昭在目 | 形容大家看得明明白白。 |
大气磅礴 | 磅礴:广大无边。形容气势盛大。 |
见墙见羹 | 比喻念念不忘先贤。 |
满腹诗书 | 博学多才,文章写得好。 |
德被八方 | 品德高尚,满布天下。 |
相敬如宾 | 宾:贵客。互相敬重就像与宾客相处一样。 |
见世生苗 | 比喻眼前就会收效得利。 |
傲慢不逊 | 逊:谦逊。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 |
低三下四 | 指地位、工作等很卑下;低人一等。也指神态恭顺卑屈。 |
大声疾呼 | 疾:急。急切地大声呼喊;以引起注意或警觉。现多指就某一问题向社会发出了强烈的呼吁。 |
风雨不测 | 风和云都不可预测。比喻事物或局势像风云变幻那样不可预测。 |
磨墨濡毫 | 濡:湿;毫:毛笔。磨好墨,把毛笔润湿。指动手写文章。 |
诈痴佯呆 | 谓假装痴呆。 |
煨干就湿 | 极言抚育孩子的辛苦。 |
应图受箓 | 图:河图;箓:符箓。顺应符箓的预言,承受河图的象征。指当皇帝是出于天意。 |
忝颜偷生 | 忝颜:有辱脸面;偷生:苟且活着。形容厚着脸皮苟且地求生 |
假冒伪劣 | 以假充真,伪造劣质。指产品或商品冒用其它牌名进行伪造,或质量低劣。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就是正版的产品。伪劣产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 |
无语以对 | 见“[[默然无言]]”。 |
人民团体 | 人民团体指除政府、政府官方机构、企业公司和事业单位以外的团体组织总称。 |
行尸坐肉 | 见“[[行尸走肉]]”。 |
威仪不肃 | 道教职名。宋道教设左﹑右威仪,都威仪总其事。 |
当世取舍 | 以浮夸的言行博取世人的好感﹑夸奖或拥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