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耳忘私,国耳忘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
基础信息
拼音gōng ěr wàng sī,guó ěr wàng jiā
注音ㄍㄨㄥ ㄦˇ ㄨㄤˋ ㄙ,ㄍㄨㄛˊ ㄦˇ ㄨㄤˋ ㄐ一ㄚ
感情公耳忘私,国耳忘家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可分开使用。
近义词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骨瘦如柴(意思解释)
- 君唱臣和(意思解释)
- 补阙挂漏(意思解释)
- 水火无情(意思解释)
- 天工人代(意思解释)
- 不胜其烦(意思解释)
- 口干舌燥(意思解释)
- 吐肝露胆(意思解释)
- 淫词亵语(意思解释)
-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意思解释)
- 背黑锅(意思解释)
- 蹑蹻檐簦(意思解释)
- 言教身传(意思解释)
- 辍食吐哺(意思解释)
- 鼯鼠之丑(意思解释)
- 尊俎折冲(意思解释)
- 贪利忘义(意思解释)
- 一日三复(意思解释)
- 椎埋屠狗(意思解释)
- 寓贬于褒(意思解释)
- 遁迹藏名(意思解释)
- 誉过其实(意思解释)
- 迎风吐艳(意思解释)
- 衆喣漂山(意思解释)
- 十年九涝(意思解释)
- 六宫粉黛(意思解释)
- 多疑少决(意思解释)
- 刀笔贾竖(意思解释)
※ 公耳忘私,国耳忘家的意思解释、公耳忘私,国耳忘家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回光反照 | 指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时发亮。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短暂兴旺。 |
男女授受不亲 |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真才实学 | 真正的才华和学识。实:真。 |
蒙袂辑屦 | 用袖子蒙着脸,脚上拖着鞋。形容十分困乏的样子。 |
猕猴骑土牛 | 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
少不更事 | 少:年少。更:经历。指年纪轻;阅历不多。形容缺乏经验或不懂人情世故。 |
牵物引类 | 谓援引同类事物作比喻。 |
挨山塞海 | 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
曾无与二 | 独一无二,没有比得上的。 |
国破家亡 | 国家被分割;家室被毁灭。 |
层出迭见 | 指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 |
生死关头 | 非生即死的紧急关头。 |
喷血自污 | 含血喷人,却先污己口。比喻本欲恶毒地污蔑、攻击他人,结果却先害了自己。 |
欢呼雷动 | 欢呼的声音像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乐的气氛。 |
形于颜色 | 色:神色。内心的活动表露脸色上面。 |
折槁振落 | 把枯树枝折断,把枯树叶摇下来。比喻轻易不费力。 |
手帕姊妹 | 指妓女之间的互称。 |
顽铁生光 | 硬铁放出光辉。比喻人遇到好的机会就会大为改观 |
龙拿虎跳 | 拿:抓,握。像龙抓东西、老虎跳跃一样强劲有力。比喻笔势遒劲奔放。 |
软裘快马 | 轻暖的毛皮衣服和善跑的马,喻生活豪奢。 |
执迷不返 | 亦作“执迷不反”。犹执迷不悟。 |
重三迭四 | 见“重三迭四”。 |
无毛大虫 | 没有毛的老虎。比喻光从表面不易看破的凶恶之物。 |
阳九之阸 | 常用来指多嘴多舌、喜欢说长道短、搬弄事非的女人。 |
西风贯驴耳 | 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
岁不与我 | 汉语成语,拼音是suìbùyǔwǒ,意思是岁月不能再给我。 |
势如冰炭 | 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
名声在外 | 指人出名后,名声在外流传,为众人所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