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手福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隋唐时自残手足之称。因手足残废则可避征戍,故称'福手福足'。
详细解释
隋唐时自残手足之称。因手足残废则可避征戍,故称“福手福足”。
宋王溥《唐会要·议刑轻重》“贞观十六年七月勅:今后自害之人,据法加罪,仍从赋役”原注:“自隋季政乱,徵役繁多,人不聊生,又自折生体,称为福手福足,以避征戍。”
基础信息
拼音fú shǒu fú zú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黯然神伤(意思解释)
- 雕梁画栋(意思解释)
- 攻城掠地(意思解释)
- 心手相忘(意思解释)
- 扶危定乱(意思解释)
- 眉目不清(意思解释)
- 耕当问奴(意思解释)
- 透心凉(意思解释)
- 以寡敌众(意思解释)
- 旗开取胜(意思解释)
- 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意思解释)
- 恬不知耻(意思解释)
- 名实难副(意思解释)
- 沛雨甘霖(意思解释)
- 乘龙佳婿(意思解释)
- 超世之才(意思解释)
- 眼跳耳热(意思解释)
- 盛食厉兵(意思解释)
- 疏而不漏(意思解释)
- 瑶环瑜珥(意思解释)
- 励精求治(意思解释)
- 丰容靓饰(意思解释)
- 八座尚书(意思解释)
- 邑邑不乐(意思解释)
- 为仁由己(意思解释)
- 水清石见(意思解释)
- 不安小成(意思解释)
※ 福手福足的意思解释、福手福足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梦魂颠倒 | 比喻心神恍惚,失去常态 |
发人深省 | 发:启发;省:醒悟。启发人们深思而有所醒悟。 |
开宗明义 | 开:阐述;宗:主旨;明:说明;义:意思。本为《孝经》第一章篇名;它说明全书的主旨;后用来表示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说明主要意思。 |
同德一心 | 指全心全意为共同目标努力。 |
恍恍荡荡 | 摇晃不定。 |
养虎自贻灾 | 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同“养虎自遗患”。 |
妒贤疾能 | 见“妒贤嫉能”。 |
破家亡国 | 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
骑牛读汉书 | 形容刻苦攻读。 |
爽心悦目 | 谓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 |
说死说活 | 任凭如何说法。 |
向风慕义 | 指向往其教化,仰慕其礼义。或指向往其风度,仰慕其义行。 |
伯仲之间 | 伯仲:兄弟长幼的顺序;老大、老二。就像弟兄们一样。比喻不相上下。 |
傲慢不逊 | 逊:谦逊。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 |
言之有物 | 物:指内容。说话或写文章内容具体。 |
多材多艺 | 见“多才多艺”。 |
杀敌致果 | 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敌。勇敢杀敌,建立战功。 |
调和鼎鼐 | 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
胡走游飞 | 漫无目的,四处游荡。 |
终始若一 | 自始至终都不改变。 |
别具手眼 | 指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 |
赫然耸现 | 显示出一种给人印象深刻的或夸大的形像。 |
养老送终 | 同“养生送死”。 |
瓜熟而代 | 指为官任职期满,由人接代。 |
辽东华表 | 久别的故乡。 |
断虀画粥 | 形容贫苦力学。 |
圭端臬正 | 比喻准则、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