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杜邮之戮杜邮之戮的意思
yóuzhī

杜邮之戮



杜邮之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杜邮:古地名,今陕西咸阳;戮:杀。指忠臣无辜被杀

详细解释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载,秦名将白起埋怨秦王不听他的话而遭楚魏联军的攻击,不肯为将,称病不起。

秦王免白起为士伍,遣之出咸阳。至杜邮,复使使者赐之剑,使自裁。白起死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为设祀。后遂称忠臣无辜被杀为“杜邮之戮”。《后汉书·傅燮传》:“若不详察真伪,忠臣将復有杜邮之戮。”

杜邮之戮[dùyóuzhīlù]

    武安君行至杜邮,秦王赐剑自杀的典故。典出《史记.卷七三.白起王翦传》。后用以称忠臣见忌无辜被杀。

    《后汉书.卷五八.傅燮传》:「夫孝子疑于屡至,市虎成于三夫。若不详察真伪,忠臣将复有杜邮之戮矣!」

    百科解释讲述的是战国末期,武安君奉秦昭王之命出城巡视,到达咸阳西门十里远的杜邮时,昭王派使者前来赐武安君,让他用短剑自裁,武安君问他所犯何罪?迫于压力又不得不拔剑自杀。老百姓见他死于非罪,每年他的死期自发祭祀。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武安君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

    例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傅燮传》:“夫孝子疑于屡至,市虎成于三夫,若不详察真伪,忠臣将复有杜邮之戮矣。”


    基础信息

    拼音dù yóu zhī lù

    注音ㄉㄨˋ 一ㄡˊ ㄓ ㄌㄨˋ

    繁体杜郵之剹

    感情杜邮之戮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杜邮之戮的意思解释、杜邮之戮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祝哽祝噎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十年寒窗 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三天两头 隔一天,或几乎每天。形容经常、频繁。
啼饥号寒 因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直言无隐 直言无讳。
指天誓心 指着天,对心起誓。指意志坚定或对人忠诚。
明正典刑 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依照法律处以极刑。旧时多用于处决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
目兔顾犬 看见兔子而呼猎犬。比喻及时补救。语出《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逸态横生 指清新美妙的姿态洋溢而出。
透心凉 指十分失望。
璇霄丹台 见“璇霄丹阙”。
虎父无犬子 勇猛的父亲不会生出一般的孩子。用于夸奖别人的子辈。
余桃啖君 比喻爱憎喜怒无常。
箪豆见色 比喻计较小利。
若有所丧 若:好象。好象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
弃明投暗 与“弃暗投明”意相反,指抛弃光明的、正确的,投向黑暗的、错误的道路。亦作“背明投暗”。
繁征博引 引用多方面的资料作为证明。
衒玉自售 《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奁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何晏集解引包咸曰:“沽之哉,不衒卖之辞。”后因以“衒玉自售”比喻自夸其才以求任用或信任。
振衣濯足 濯足:洗脚。抖掉衣服上的灰尘,洗去脚上的污垢。形容放弃世俗生活的荣华富贵,立志在山中隐居。
有钱买马,没钱置鞍 有钱买一匹马,却没有钱添置马鞍。比喻用钱不当,花得起大钱,却花不起必要的小钱。
言发祸随 同“言出祸从”。
饥附饱扬 附:依附,归附;扬:飞扬。指不得志时即来依附,得志时便远走高飞。比喻人贪婪自私,没有情义。
稍关打节 稍:通“捎”,破除。打通关节
力拔头筹 犹言第一名。
刁风拐月 偷情的隐语。
夷险一致 不论处于顺境或是逆境,节操均不变如一。
翾风回雪 见“[[流风回雪]]”。
德全如醉 《庄子.达生》:'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后以'德全如醉'为跌落而无伤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