栘中属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汉苏武。因其先后为栘中监、典属国,故以此称之。
详细解释
指汉苏武。因其先后为栘中监、典属国,故以此称之。
宋岳珂《桯史·牧牛亭》:“金陵牧牛亭,秦氏之丘壠在焉,有移忠、旌忠寺,相去五里,金碧相照。杨诚斋尝乘軺过之,题诗壁间曰:‘函关只有一穰侯,瀛馆寧无再帝丘?只看壁后新亭策,恐作栘中属国羞。’”
基础信息
拼音yí zhōng shǔ guó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意思解释)
- 气喘吁吁(意思解释)
- 弓弩上弦,刀剑出鞘(意思解释)
- 齿敝舌存(意思解释)
- 哑巴亏(意思解释)
- 贫富悬殊(意思解释)
- 有蠙可乘(意思解释)
- 填坑满谷(意思解释)
- 骑牛读汉书(意思解释)
- 尺板斗食(意思解释)
- 骈首就逮(意思解释)
- 顿口拙腮(意思解释)
- 神灭形消(意思解释)
- 猿臂之势(意思解释)
-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解释)
- 霜露之辰(意思解释)
- 侜张为幻(意思解释)
- 不可教训(意思解释)
- 托凤攀龙(意思解释)
- 死到临头(意思解释)
- 渣滓浊沫(意思解释)
- 拯溺扶危(意思解释)
- 亘古未闻(意思解释)
- 多手多脚(意思解释)
- 舳舻相接(意思解释)
- 通玄真经(意思解释)
- 班妾辞辇(意思解释)
- 经风雨见世面(意思解释)
※ 栘中属国的意思解释、栘中属国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放荡不羁 | 放荡:不受约束或行为不检点;羁:约束。形容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
四大皆空 | 佛教用语;指宇宙间一切(包括人本身)都是空虚的(这是一种消极思想)。古代印度认为地、水、火、风是构成宇宙的四种元素;称为“四大”。佛教则称坚、湿、暖、动的性能为“四大”;并认为人身亦由此“四大”构成。因此;“四大”有时也代称人身。后一般用来表示尘念俱消;无牵无挂。 |
人各有志 | 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志向。 |
世代书香 | 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 |
楚得楚弓 | 见“楚弓楚得”。 |
靴刀誓死 | 指战死沙场的决心。 |
四海之内皆兄弟 | 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四海”指天下,全国。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
化枭为鸠 | 比喻变凶险为平安。枭即猫头鹰,旧时认为是凶鸟,鸠是吉祥之鸟。 |
老牛破车 | 老牛拉着破车。比喻做事慢;成绩小;工作效率低。 |
尔汝之交 | 尔汝:古人彼此以尔汝相称,表示亲昵。指不拘形迹,十分亲昵的交情。亦作“尔汝交”。 |
马齿徒增 | 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
有声没气 | 见“有声无气”。 |
九折臂 | 九:泛指多次;折:断。多次折断胳膊,经过反复治疗而熟知医理。比喻阅历多,经验丰富。 |
希世之宝 | 世上极稀罕极难得的珍宝。 |
以白诋青 | 以白色诋毁青色。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否定别人。 |
任其自然 | 任:听凭;不管。指对人、对事听凭他(它)自由发展;不加约束或引导。 |
敝盖不弃 | 指破旧之物也自有其用。 |
一笔不苟 | 不苟:不苟且。一笔一画都很认真;毫不马虎。 |
观望徘徊 | 观望:看风头,犹豫不决;徘徊:来回地走。形容犹豫不定,坐观事态发展。 |
略地攻城 | 略:侵夺,强取。夺取地盘,攻战城池。指向敌方进攻。 |
遐方绝壤 | 见“遐方绝域”。 |
盘踞要津 | 津:渡口;要津:比喻关键岗位。指占据了显要的位置。 |
凤彩鸾章 | 形容诗文的文采华丽。 |
舍己成人 | 舍:放弃;成:成就,成全。指牺牲自己,成全他人。 |
挖心掏肝 | 意思是形容对一个人特别好,全心全意地对他好。一般用在诉苦时。 |
一醉方休 | 一直到醉才肯停止。 |
一坐之间 | 刚一坐下的短暂时刻。形容时间很短。 |
当世儒宗 | 当代、现代儒家的宗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