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洒扫应对洒扫应对的意思
sàoyìngduì

洒扫应对



洒扫应对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详细解释

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圣人之道,贯彻上下,自~,以至均平天下,其事理一也。◎明·王廷相《慎言·作圣》

百科解释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出处宋 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例子圣人之道,贯彻上下,自洒扫应对,以至均平天下,其事理一也。明 王廷相《慎言 作圣》


基础信息

拼音sǎ sào yìng duì

注音ㄙㄚˇ ㄙㄠˋ 一ㄥˋ ㄉㄨㄟˋ

繁体灑掃應對

感情洒扫应对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英语cleaning up room and manners in replying to question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洒扫应对的意思解释、洒扫应对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信口开合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有根有据 有根据,不是凭空捏造。
广开门路 指尽量想办法开辟多种渠道。
连二并三 同“连三接二”。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吃苦的事情走在别人前面,享受的事走在别人后面。
披云雾睹青天 披:劈开。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冤屈得到申雪。
动荡不安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肝胆相向 肝胆:比喻真诚的心。比喻对人忠诚,以真心相待。
克绍箕裘 克:能够;绍:继承;箕:畚箕;裘:兽皮袄。会学着先辈人缀补兽皮制皮袄;弯着柳条制畚箕。比喻能继承先辈事业。
狐虎之威 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
知彼知己 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背山起楼 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绿蓑青笠 绿草编的蓑衣,青竹编的斗笠。形容渔翁的打扮。
就棍打腿 比喻乘便或顺势行事。
跫响空谷 空谷中的行人之声。常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等。
随侯之珠 比喻珍贵的物品
月过中秋 中秋之后,月亮就没有那样圆满了。比喻良好的时机已经过去。
禹行舜趋 《荀子·非十二子》:“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杨倞注:“但宗圣人之威仪而已矣。”原谓仅模仿圣贤之外表而不注意内在的品德修养。后亦用以形容举止循规蹈距。
一览无馀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申昜,则一览而尽,故纡馀委曲,若不可测。”后以“一览无馀”谓一眼即可全见。
有仙则名 山中有了仙人居住,山就成为名山。
赃货狼藉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纸贵洛城 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韬光韫玉 隐匿光采,韫藏宝玉。比喻隐藏才华,不露光芒。
塞耳偷铃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行为。
一面之旧
萧墙之患 见'肘腋之患'。
新硎初发 比喻习之有素而初次经事。
恐伤雅道 正道﹔忠厚之道。指创作﹑欣赏诗﹑书﹑画等风雅之事。高雅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