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逆耳利行逆耳利行的意思
ěrxíng

逆耳利行



逆耳利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言忠言逆耳利于行。谓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耳,但有益于行为。

详细解释

犹言忠言逆耳利于行。谓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耳,但有益于行为。

逆耳利行[nìěrlìxíng]

    修订本参考资料:忠诚正直之言听来虽使人不悦,却有益于行为的改善。

    旧唐书˙卷九十三˙王晙传:臣蒙天泽,叨居重镇,逆耳利行,敢不尽言。

    百科解释犹言忠言逆耳利于行。谓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耳,但有益于行为。

    出处《旧唐书·王晙传》:“臣蒙天泽,叨居重镇,逆耳利行,敢不尽言。”

    例子宋·朱熹《答汪尚书书》:“诸公果能协成元履之论,使圣德日新,谗佞屏远,逆耳利行之言,日至于前,而无所忤焉。”


    基础信息

    拼音nì ěr lì xíng

    注音ㄋ一ˋ ㄦˇ ㄌ一ˋ ㄒ一ㄥˊ

    感情逆耳利行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劝告等。

    近义词忠言逆耳利于行

    英语Faithful words offend the ear but are good for improving one's conduct.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逆耳利行的意思解释、逆耳利行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睡生梦死 整天像在睡梦里一样。形容糊涂地生活。
誉塞天下 誉:声誉。好名声遍天下都知道。
言必有物 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
谋无遗谞 遗谞:才智不足之处。所设计谋没有不足之处。形容计谋周密,十分稳妥。
拈断髭须 髭:嘴上边的胡子。频频搓转胡子,以致搓断了几根。形容写诗时反复推敲的情态。
誉满寰中 誉:声誉;寰中:天下。好名声遍天下都知道。
萋斐贝锦 萋斐:花纹交错的样子;贝锦:有花纹的织锦。女子织布织成美丽的图案。比喻花言巧语,罗织罪名,诬陷别人。
神不附体 形容心神不定。
暗斗明争 暗里明里都在进行斗争。常形容尽力争权夺利。
语不择人 说话不看对象。
风月无边 极言风景之佳胜。
百拙千丑 极言拙劣丑陋。
绕脖子 说话、做事绕弯子。形容言语、事情折费思索。
同符合契 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
死无葬身之所 葬:埋葬。死了没有地方埋葬。形容死的结局很悲惨。
谑浪笑敖 形容戏谑笑闹。
陆詟水栗 谓声威远播,四方畏服。
蒹葭倚玉 蒹、葭:价值低微的水草,比喻微贱。表示地位低的人依附地位高的人。
极而言之 从最极端的情况来说。指把话说到头。
抖搂精神 振作起精神。
除残祛暴 除:去掉;祛:除去;暴:凶暴。铲除残暴。
昏头打脑 见“昏头搭脑”。
束缊请火 束缊:束一扎乱麻为火把;请火:借火。比喻求助于人。
慌做一堆 慌:惊慌。惊慌得乱成一团,理不清头绪。
恰中要害 要害:易于致命的部位,引伸为重要部门或问题的关键。正打中致命的部位。
吹箫吴市 谓乞食。
枯茎朽骨 意指枯槁的草茎,腐烂的骨头。比喻腐朽的事物。
奔播四出 古代钱币名。汉灵帝中平三年所铸的五铢钱。钱背有四道斜纹,由穿孔四角直达边缘,故称。又名四出五铢﹑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