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手之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不费力,只是一抬手那样。
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例子鲁迅《书信集·致黄源》:“他们一不高兴,就可以不说理由,只须一举手之劳,致出版事业的死命。”
基础信息
拼音yī jǔ shǒu zhī láo
注音一 ㄐㄨˇ ㄕㄡˇ ㄓ ㄌㄠˊ
繁体一舉手之勞
感情一举手之劳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同“举手之劳”。
近义词举手之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粉墨登场(意思解释)
- 道路以目(意思解释)
- 木牛流马(意思解释)
- 惊见骇闻(意思解释)
- 毫无逊色(意思解释)
-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意思解释)
- 凿空投隙(意思解释)
- 旁门小道(意思解释)
- 饮冰食檗(意思解释)
- 二旬九食(意思解释)
- 謏言謏说(意思解释)
- 目眦尽裂(意思解释)
- 旷日累时(意思解释)
- 叠见杂出(意思解释)
- 协心同力(意思解释)
- 盲翁扪钥(意思解释)
- 锡衮封圭(意思解释)
- 高才卓识(意思解释)
- 七弯八拐(意思解释)
- 半饥半饱(意思解释)
- 仰取俯拾(意思解释)
- 蜂舞并起(意思解释)
- 付与东流(意思解释)
- 玩岁愒时(意思解释)
- 龙神马壮(意思解释)
- 蜿蜒起伏(意思解释)
- 遡源穷流(意思解释)
- 一坐之间(意思解释)
※ 一举手之劳的意思解释、一举手之劳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罪上加罪 | 指罪恶更为严重。 |
久假不归 | 假:借;归:归还。本指长期借用一直不归还。后指长期告假不回来。 |
鸣鹤之应 | 《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王弼注:“立诚笃至,虽在闇昧,物亦应焉。”孔颖达疏:“处于幽昧而行不失信,则声闻于外,为同类之所应焉。”后以“鸣鹤之应”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 |
仪表堂堂 | 仪表:人的外表;风度;堂堂:仪容庄严大方的样子。形容人的容貌端正。风度威严。 |
心回意转 | 心、意:心思;回、转:掉转。改变想法,不再坚持过去的意见。 |
东拼西凑 | 东一点;西一点零零碎碎地拼凑起来。也形容经济小为应急需到处挪借。 |
沾亲带故 | 故:故人,老友。有亲戚朋友的关系。 |
不讳之门 | 讳:忌讳。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 |
夙兴夜寐 | 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夙:早;兴:起来;寐:睡。 |
狼飡虎食 | 同“狼餐虎咽”。 |
美人香草 |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
大德不酬 | 酬:报答,偿还。大的恩惠无法报答或不用报答。 |
绮罗粉黛 | 绮罗:有花纹的丝织品;粉黛:涂脸的脂粉和描眉的黛黑。代指年轻女子。 |
不瞅不睬 | 不看也不答理。 |
狐假鸱张 | 比喻倚仗别人,虚张声势。 |
村姑田妇 | 农村少女与种田的妇人。指乡下见识不多的女人。 |
心腹之疾 | 指体内致命的疾病。比喻严重的隐患。 |
诲人不倦 | 诲:教导;诱导;倦:厌烦。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
目牛无全 | 《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后因以“目牛无全”比喻技艺纯熟或谋划高明。 |
诸事麇集 | 麇:成群。许多事情集中在一起。 |
遮人眼目 | 谓遮掩别人的视听,掩饰真情。 |
各安生理 | 各:各个;生理:职业和日常生活。各自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过自己的生活。 |
濠濮间想 | 濠濮:古代二水名。比喻悠然自得的会心或情趣。 |
杞梓之林 | 比喻众多的人材。 |
从者如云 | 从:跟随。跟从的人像云一样多。形容追随者很多。 |
爱亲做亲 | 谓彼此相投合而结成姻亲。 |
顿递司酒 | 后唐宋初行大礼时由顿递司负责酿造分饷近臣的酒。其味醇美。 |
出尘之表 | 超出尘俗的仪表,比喻丰姿清奇潇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