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识礼知书识礼知书的意思
shízhīshū

识礼知书



识礼知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详细解释

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识礼知书[shílǐzhīshū]

    熟读诗书,通晓礼节。比喻人有学识与教养。

    《野叟曝言.第五八回》:「此乃罪臣家属,籍没入官,姓木名难儿,温柔贤淑,识礼知书,兼通数学。」也作「知书达礼」。

    百科解释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8回:“此乃罪臣家属,寂没入官,姓木名难儿,温柔贤淑,识礼知书,兼通数学。”


    基础信息

    拼音shí lǐ zhī shū

    注音ㄕˊ ㄌ一ˇ ㄓ ㄕㄨ

    繁体識禮知書

    感情识礼知书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近义词知书识礼

    英语be polite and knowledgeable(well-bre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识礼知书的意思解释、识礼知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食指大动 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满山遍野 布满山岭田野。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危急关头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悲喜交集 交集:一起出现。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也作“悲喜交加”;“悲喜交至”。
诡雅异俗 和雅正相背,与常俗相违。谓异端邪说。
西窗剪烛 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
硝烟弥漫 弥漫:充满。指战场上炮火充满了整个空间。
鼻肿眼青 鼻子肿起,眼圈发青。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失时落势 指时运不济。
不世之业 不世:非常、非凡。稀世罕有的功业。
片长末技 见“片长薄技”。
望风而降 风:踪影。降:投降。看见敌人的影子便缴械投降。形容军队毫无士气。
温枕扇席 谓侍奉父母无微不至。
计功量罪 谓全面衡量其功罪是非。
一时半晌 犹一时半刻。
压卷之作 压:超过。指诗文书画中能超过其它同类作品的、最出色的作品。
祁寒暑雨 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湿热。
衽扱囊括 比喻全部擒获或肃清。
发科打趣 科:古戏曲用语;打趣:用诙谐的言语凑趣助兴。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逗人发笑或拿人开玩笑。
以防不测 防:防备;测:推测、预测、料想。用来防备不曾预料到的事。
嘻天哈地 形容大声嘻笑。
嘉靖七子 指明·嘉靖年间的李攀龙、王世贞、谢棒、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等七位有名的文人。因其前尚有李梦阳等七人称前七子,故亦称后七子。参阅《明史•文苑传三》。
蝇声蚓窍 犹言蝇声蛙噪。
擿伏发奸 揭露检举坏人和隐藏的坏事。
虎冠之吏 指凶狠残暴的官吏,虽穿衣戴帽却凶残如虎。
关门捉贼 指告发人要有罪证。
不卜可知 占卜,预料。不用占卜就能知道。指不必预测就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