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扬行举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根据德行和名声来选择人才。
详细解释
根据德行和名声来选择人才。
指求取贤才要以声名和德行为选录标准。
语本《礼记.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就如孔子生在春秋时候,那时用『言扬行举』做官;故孔子只讲得个『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这便是孔子的举业。」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
例子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3回:“那时用‘言扬行举’做官,故孔子只讲得个‘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
基础信息
拼音yán yáng xíng jǔ
注音一ㄢˊ 一ㄤˊ ㄒ一ㄥˊ ㄐㄨˇ
繁体言揚行舉
感情言扬行举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根据德行和名声来选择人才。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草满囹圄(意思解释)
- 惟利是图(意思解释)
- 温情脉脉(意思解释)
- 睹物思人(意思解释)
- 赢金一经(意思解释)
- 行同狗彘(意思解释)
- 神会心融(意思解释)
- 坐以待旦(意思解释)
- 事倍功半(意思解释)
- 淘沙取金(意思解释)
- 日夜如梭(意思解释)
- 任其自流(意思解释)
- 一斛凉州(意思解释)
- 作法自弊(意思解释)
- 衣单食缺(意思解释)
- 雕梁绣柱(意思解释)
- 灼见真知(意思解释)
- 戳脊梁骨(意思解释)
- 避溺山隅(意思解释)
- 痴云腻雨(意思解释)
- 珠箔银屏(意思解释)
- 头昏眼晕(意思解释)
- 缧绁之厄(意思解释)
- 宾门药饯(意思解释)
- 依违两端(意思解释)
- 一鞍一马(意思解释)
- 无恨九泉(意思解释)
- 偷狗捉鸡(意思解释)
※ 言扬行举的意思解释、言扬行举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心如止水 | 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
迎头痛击 | 迎面给以狠狠地打击。 |
踽踽独行 | 踽踽:孤独的样子。孤零零地独自走着。形容孤独无亲或独来独往。 |
铜心铁胆 | 形容人的意志坚定。 |
福倚祸伏 | 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
一木难扶 | 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崩溃的形势不是一个人所能挽救的。 |
蜚鸟尽,良弓藏 | 藏:收藏。飞鸟射尽,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成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 |
一雷二闪 | 形容躲避迅速。 |
摩肩如云 | 摩:摩擦。肩碰肩,如云一样密集。形容人多拥挤。 |
口衔天宪 | 见“口含天宪”。 |
百拙千丑 | 极言拙劣丑陋。 |
犯颜直谏 | 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极力相劝。 |
萍飘蓬转 | 比喻远离家乡,在外漂泊。 |
南面百城 | 旧时比喻尊贵富有。也比喻藏书很多。 |
坑蒙拐骗 | 指以欺骗手段捞取钱财,陷害他人。 |
朝歌夜弦 | 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 |
泰来否往 | 否、泰:《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卦不顺利;泰:卦顺利;极:尽头。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
玉石俱烬 | 美玉和石头一样被烧毁。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 |
携老扶幼 | 携:牵引,搀扶。指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形容不分老少全部出动。 |
明刑弼教 | 弼:辅助。用刑法晓喻人民,使人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
违世乖俗 | 同“违时绝俗”。 |
欣然自乐 | 欣然:喜悦的样子。高兴地自觉欢喜。 |
令人咋舌 | 形容令人吃惊或害怕而说不出话。 |
一身正气 | 比喻光明磊落,刚正不阿。 |
一丝半缕 | 一根丝,半条线。借指极细微之物。亦形容极其微少。亦作:[[一丝半线]] |
一尺寒光 | 形容刀剑的光芒。 |
忝列衣冠 | 汉代制度,每月初一将高帝的衣冠从陵墓的宫殿中移到祭祀高帝的宗庙里去,谓之'游衣冠'。 |
低眉下意 | 形容非常驯良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