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屈大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
详细解释
犹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隙正传》:“小屈大申,存公忽私,虽尺枉而寻直,终杨光以发辉也。”
基础信息
拼音xiǎo qū dà shēn
注音ㄒ一ㄠˇ ㄑㄨ ㄉㄚˋ ㄕㄣ
感情小屈大申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小屈大伸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人非草木(意思解释)
- 行不贰过(意思解释)
- 一树百获(意思解释)
- 五亲六眷(意思解释)
- 生生不已(意思解释)
-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意思解释)
-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意思解释)
- 流芳百世(意思解释)
- 不二门(意思解释)
- 掘井及泉(意思解释)
- 朝蝇暮蚊(意思解释)
- 贼头贼脑(意思解释)
- 认影为头(意思解释)
- 按甲寝兵(意思解释)
- 扪心清夜(意思解释)
- 武断专横(意思解释)
- 装痴卖傻(意思解释)
- 雨旸时若(意思解释)
- 冥昭瞢暗(意思解释)
- 条分缕晰(意思解释)
- 隐隐糊糊(意思解释)
- 黄土包子(意思解释)
- 玉楼银海(意思解释)
- 贻玷阀阅(意思解释)
- 万世不革(意思解释)
- 命舛数奇(意思解释)
- 荆南杞梓(意思解释)
- 持梁齿肥(意思解释)
※ 小屈大申的意思解释、小屈大申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以讹传讹 | 以:拿;把;讹:谬误;错误的。把本来就不正确的东西流传出去。 |
平白无故 | 平白:凭空;故:缘故;原因。没有道理;没有原因。 |
划地为牢 | 相传上古时,于地上画圈,令犯罪者立圈中,以示惩罚。后以“划地为牢”指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
存心不良 | 存心:怀着某种心思或打算。指存着坏心眼。 |
无胫而来 | 见“无胫而至”。 |
鼻孔辽天 | 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
威尊命贱 | 威:威力。法令尊严、生命贱微,指军令如山倒,宁可牺牲生命,不得抗令。 |
扼腕兴嗟 | 扼腕:用手握腕;嗟:感叹。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发出叹息的神态 |
流风回雪 | 轻逸飘摇貌。 |
舟中敌国 | 同船的人都成的敌人。比喻大家反对,十分孤立。 |
聪明能干 | 天资高记忆和理解力强而又有能力会做事。 |
点指划脚 | 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多形容说话放任不拘,或轻率地指点、批评。同“点手划脚”。 |
讬于空言 | 见“讬之空言”。 |
一见了然 | 犹一目了然。 |
岁月如流 | 形容时光消逝如流水之快。 |
二三其操 | 二三:指不专一。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
庸耳俗目 | 指学识浅薄的人。 |
心如死灰 | 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
格于成例 | 为传统的惯例所限制。表示不能达到目的。 |
函电交驰 | 函:信件;电:电报。指来往信件情报频繁 |
东猜西揣 | 谓多方猜测。 |
出幽迁乔 | 语出《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后以“出幽迁乔”比喻人的境遇好转或职位升迁。 |
立眉竖眼 | 指耸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
一钱不名 | 谓身无分文。常以形容囊橐一空或甚为贫穷。 |
八王之乱 | 西晋时,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东海王越互相争杀,遂成大乱,史称为「八王之乱」。 |
一双两美 | 指忠臣与明君。 |
不可方物 | 不能识别,无法分辨,也指无可比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