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口恶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石:古代石针。比喻逆耳而有益的规劝
详细解释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季孫之愛我,疾疢也;孟孫之恶我,藥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猶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藥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於耳,而明主聽之,知其可以致功也。”后因以“苦口恶石”比喻逆耳而中肯有益的规劝。《周书·萧詧传》:“苦口惡石,想勿余隱。”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千丝万缕(意思解释)
-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意思解释)
- 立地书厨(意思解释)
- 挠曲枉直(意思解释)
- 人取我与(意思解释)
- 瘦骨嶙峋(意思解释)
- 时过境迁(意思解释)
- 炊沙作饭(意思解释)
- 心有灵犀(意思解释)
- 吟风弄月(意思解释)
- 前倨后卑(意思解释)
- 开眉笑眼(意思解释)
- 萧斧之诛(意思解释)
- 见弃于人(意思解释)
- 牛山之悲(意思解释)
- 空心汤团(意思解释)
- 奋发向上(意思解释)
- 餔糟啜醨(意思解释)
- 虚室生白(意思解释)
- 贵人贱己(意思解释)
- 三坟五典(意思解释)
- 等身著作(意思解释)
- 舞爪张牙(意思解释)
- 混水捞鱼(意思解释)
- 非刑吊拷(意思解释)
- 连蒙带唬(意思解释)
- 脏心烂肺(意思解释)
- 一鼓而擒(意思解释)
※ 苦口恶石的意思解释、苦口恶石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外强中干 | 指外表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虚弱。 |
博古通今 | 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 比喻每人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 |
深铭肺腑 | 深深铭记于心。 |
芒芒苦海 | 佛教语,辽阔深远的样子。比喻苦难无穷无尽。 |
天高皇帝远 | 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权力达不到。现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遇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
请自隗始 | 自:从;隗:郭隗自称。原指拿自己做一个榜样。后比喻自愿带头。 |
三瓦四舍 | 宋代对妓院、茶楼、酒肆及其他娱乐场所的总称。 |
骄佚奢淫 | 同“骄奢淫逸”。 |
不识大体 | 识:懂得;大体:重要的道理;关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认清大局;不懂得做事、处理问题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 |
知耻近乎勇 | 知道羞耻,已经接近了勇敢。 |
飞遁鸣高 | 飞遁:指隐退。远离尘俗,自鸣清高。 |
弄鬼妆幺 | 犹装模作样。 |
摸着石头过河 | 比喻办事谨慎,边干边摸索经验。 |
波谲云诡 | 谲:变化多端。比喻文章如波云变化多致。也比喻事物变化多端,难以预料。 |
福薄灾生 | 薄:浅。福分浅了,灾祸便容易发生 |
当为秋霜,无为槛羊 | 槛:关家畜的栅栏。指应当成为秋霜而不是栅栏中的羔羊。比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受制于人,任人摆布。 |
寝苫枕草 | 睡草荐,以草把为枕。古时居父母丧的礼节。 |
迁延岁月 | 犹言拖延时间。 |
损己利物 | 损:贬损;物:自己以外的人。克制自己,利于别人。 |
吮痈噬痔 | 吮:用嘴吸;痈:毒疮;噬:咬。指用口舌为人舔吸疮痔上的脓血。比喻卑劣地奉承人。 |
无了根蒂 | 比喻无所凭依;没有本源。语本《汉书·叙传上》:“徒乐枕经籍书,纡体衡门,上无所蒂,下无所根。独摅意呼宇宙之外,锐思于豪芒之内。” |
大雪封山 | |
数九寒冬 | 从数九(俗称“冬至”)开始就真正地进入一年中最冷的寒冬了。 |
三百五篇 | 指《诗经》。 |
三公山碑 | 汉光和四年祀三公山的碑刻。文字漶甚,旧拓亦仅残存三﹑四百字。隶书二十四行,行四十字,额中央题'三公之碑'四字,左右为'封龙君'﹑'灵山君'六字。 |
一双两美 | 指忠臣与明君。 |
饱谙经史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