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跋烛之咨跋烛之咨的意思
zhúzhī

跋烛之咨



跋烛之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旧唐书.柳公权传》:'每浴堂召对,继烛见跋,语犹未尽,不欲取烛,宫人以蜡泪揉纸继之。'后以'跋烛之咨'指君王之恩遇征询。

详细解释

《旧唐书·柳公权传》:“每浴堂召对,继烛见跋,语犹未尽,不欲取烛,宫人以蜡泪揉纸继之。”后以“跋烛之咨”指君王之恩遇征询。

宋汪藻《谢除翰林学士表》:“学非閎博,难酬跋烛之咨;思或淹滞,将误掣铃之召。”

跋烛之咨[bázhúzhīzī]

    百科解释跋烛之咨是汉语词汇,拼音bázhúzhīzī,出自《旧唐书·柳公权传》。


    基础信息

    拼音bá zhú zhī zī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跋烛之咨的意思解释、跋烛之咨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及时应令 与季节时令相适应。
貌合神离 貌:外表;神:内心。指外表上一致;内心里不一样。形容表面上关系很融洽;而实际上各怀心思。
碎骨粉尸 比喻把事物彻底打碎、摧毁。
夜郎自大 夜郎:汉代我国西南方的一个地方政权;自大:自以为很大。比喻孤陋寡闻;妄自尊大。
打落牙齿和血吞 和:混合。比喻吃了亏不让别人知道或失败了还要充好汉。
斗筲之徒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救困扶危 救济扶助陷于困境危难中的人。
苛政猛于虎 苛政:指反动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政治;包括政令、赋税等。反动统治的苛刻的政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
与世俯仰 随波逐流,附和世俗。
手足失措 手足失去安放的地方。形容极其惊慌。
清清白白 品行纯洁,没有污点,特指廉洁
干霄凌云 高高地耸起,直逼云霄。比喻前程远大,能够迅速成才。
拔宅飞升 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参见“拔宅上升”。
抚掌大笑 抚掌:拍手。拍手大笑。形容非常高兴。
诱掖后进 诱掖:诱导扶持。引导帮助后辈上进。
破家危国 损毁家庭危害国家。
澄源正本 澄:澄清。清理水的源头,扶正树的根。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
茂林深篁 深篁:丛生的竹林。茂密高大的树林竹丛。
超乎寻常 在合理或可以接受的限度以外,极不公平、极粗鲁或极不正义。
各不相下 各:各自;下:位置低。双方相比分不出高下。指双方对峙分不出胜负
原隰衍沃 原隰:广平低湿的地方;衍沃:土地平坦而肥美。平坦低湿而肥美的土地。
恩威并着 亦作“[[恩威兼著]]”、“[[恩威并重]]”。指安抚与镇压、利诱与威胁等软硬两种手段同时使用。为统治者驾驭下属和统治百姓的招数。
噪噪切切 犹言嘈嘈切切。指弦乐器上大弦和小弦发出的高低不同的声音。
摊手摊脚 犹言大模大样。
一息尚在 息:呼吸,气息;尚:还。还有一口气。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行走如风 形容走路的步子轻快得像风一样。
时变是守 意思是顺应时势的变化,采取适当的措施。
疾味生疾 指可以致病的美食。比喻邪恶的品质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