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惩前毖后惩前毖后的意思
chéngqiánhòu

惩前毖后



惩前毖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惩:警戒:毖:谨慎;小心。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致重犯错误。

详细解释

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唐总理~,实不欲再当此任,只是需款甚急,又不好不硬着头皮,出去商办。◎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回

百科解释惩前毖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惩前毖后”常误写为“惩前毙后”,应注意。】

出处《诗经 周讼 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例子唐总理惩前毖后,实不欲再当此任,只是需款甚急,又不好不硬着头皮,出去商办。(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回)


基础信息

拼音chéng qián bì hòu

注音ㄔㄥˊ ㄑ一ㄢˊ ㄅ一ˋ ㄏㄡˋ

繁体懲前毖后

正音“惩”,不能读作“chěng”。

感情惩前毖后是中性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吸取教训以后小心。

辨形“毖”,不能写作“毙”。

近义词小惩大诫

反义词重蹈覆辙

英语learn lessons from the past and keep an eye on the future

俄语извлекáть урóк из ошибок прóшлого в назидáние на будущее

日语前(まえ)の誤(あやま)りを後(あと)の戒(いまし)めとする

德语aus früheren Fehlern lernen,um künftige zu vermeiden

法语tirer la lecon des erreurs passées pour en éviter le retour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惩前毖后的意思解释、惩前毖后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春风化雨 化雨:适时的雨。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似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诺诺连声 诺诺:答应的声音。连声答应。表示顺从或同意。
貂蝉满座 貂蝉:汉代侍从官员帽上的装饰物,旧用作达官贵人的代称。旧指官爵多而滥。
漫诞不稽 漫:随意;不稽:没有根据。随便乱说,荒诞不实,没有根据。
系颈牵羊 系:拴缚。用绳系住脖子,用手牵着羊。形容投降请罪的样子。
二卵弃干城 卵:鸡蛋;干城:捍卫者。比喻因人有小的过失而忽略他的大节
无疾而终 没有病就死了,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
分形连气 见“分形同气”。
心绪如麻 犹心乱如麻。
星罗棋布 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罗:罗列;布:分布。
拭目而待 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刺股悬梁 刺股:用锥子扎大腿;悬梁:以绳系头;悬屋梁上。用锥子刺大腿;把头发拴在房梁上。
翻脸无情 翻:反转。形容突然变脸,不讲情义。
作作索索 象声词。描写老鼠活动的声音。
百无所成 犹言一事无成。
粗心大气 粗:粗疏;气:人的精神状态。指做事不细心,随便马虎。
马毛蝟磔 蝟,同“猬”。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海约山盟 见“海誓山盟”。
人烟浩穰 指某地方人口很多。
挈领提纲 挈衣之领,提网之纲。比喻抓住要领。
毫毛不犯 毫:细毛。一丝一毫也不侵占。形容非常廉洁或守纪律。
买米下锅 家中没有米,要去买米才能做饭。指生活贫困。
秋毫不犯 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聒噪不已 形容总是很嘈杂。用以贬义。
哩哩啦啦 〈口〉(形)形容零零散散或断断续续的样子:大事小事,~没个完。
意在笔外 亦作'意在笔先'。谓写字构思在落笔以前。作诗文先作思想上的酝酿,然后着笔。
信手涂鸦 信手拈来xìnshǒu-niānlái[toss;pickupatrandom;havewords,materialsetcatone'sfingertipsandwritewithfacility]随手取来。形容写文章等时词汇或材料丰富,能熟练运用信手拈来尽可惊。——宋·陆游《秋风亭拜寇莱公遗像》
后手不上 谓有偷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