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专心致志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粟陈贯朽 形容太平时期富饶的情况。同“粟红贯朽”。
三从四德 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也叫四行;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指封建礼教为压迫、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因果报应 因果:原因和结果。佛教迷信,认为今生种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独立自主 自主:自己作主。不依赖别人的力量而生存;遇事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控制。
人人得而诛之 得:可以,能够;诛:杀死。所有的人都可以杀死他。极言某人罪大恶极。
道路藉藉 藉藉:杂乱众多的样子。形容社会上纷纷互相传告。
鹰鼻鹞眼 鹞:一种形体像鹰而比鹰小的凶猛的鸟,背灰褐色,以小鸟、小鸡为食。形容奸诈凶狠的相貌。
瓦釜雷鸣 高妙的乐器被废弃了;瓦盆却敲得雷一般响。坏人猖狂一时;好人却默默无闻。后比喻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釜:锅。
虐老兽心 虐老:虐待老人。喻残暴凶狠而无仁义,有如野兽。
黄麻紫泥 皇帝的文告,用黄麻纸书写,用紫泥封缄,故称。
避凶趋吉 避:避开;趋:奔赴。指避开祸害而趋向吉利。
累死累活 形容十分劳累。
滔滔汩汩 水涌流貌。多比喻说话连续不断。
一龙一蛇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索然寡味 寡:少,缺少。毫无意味或毫无兴致的样子。
喜怒无常 常:一定;无常:变化不定。一会儿高兴 ;一会儿发怒;变化不定。指人的性情多变;叫人捉摸不透。
天知地知 天知道,地知道。指人人都知道。亦指只有天知道,地知道,没有别人知道。
尽心尽力 指费尽心力。
穷寇勿追 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以免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的损失。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
革凡成圣 革除凡习,成为圣哲。
仰不愧天 仰:抬头;愧:惭愧。抬头没有对不起天的地方。指自省没有做过不好的事;问心无愧。
玉石同烬 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
析辨诡辞 亦作“析辨诡词”。谓巧言邪说。
壸浆箪食 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壸浆,以迎王师。”原谓竹篮中盛着饭食,壶中盛着酒浆茶水,以欢迎王者的军队。后多用指百姓欢迎、慰劳自己所拥护的军队。
赤虎仪同 见'赤彪仪同'。
嘈嘈哜哜 象声词。形容声音杂乱。
三尸暴跳,七窍生烟 形容人气愤到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