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忧公忘私忧公忘私的意思
yōugōngwàng

忧公忘私



忧公忘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关心公益,不顾私利。

详细解释

关心公益,不顾私利。

忧公忘私[yōugōngwàngsī]

    一心忧劳国事,不顾及私利。

    《魏书.卷七五.尒朱兆等传.史臣曰》:「若使布德行义,忧公忘私,唇齿相依,同心协力,则磐石之固,未可图也。」宋.司马光〈远谋〉:「上自公卿,下及斗食,自非忧公忘私之人,大抵多怀苟且之计。」也作「忧公无私」。

    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忧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

    例子宋·司马光《上体要疏》:“陛下苟能精选晓知钱谷、忧公忘私之人,以为三司使、副判官、诸路转运使,各使久于其任……何患财利之不丰哉!”


    基础信息

    拼音yōu gōng wàng sī

    注音一ㄡ ㄍㄨㄥ ㄨㄤˋ ㄙ

    繁体憂公忘私

    感情忧公忘私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大公无私

    反义词假公济私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忧公忘私的意思解释、忧公忘私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黄雀衔环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指报恩。
罪魁祸首 作恶犯罪的头子(魁、首:头目)。指坏事的根子。
移风易俗 移、易:改变;俗:长期积累、沿袭下来的民俗习惯等的总和。指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惊魂未定 惊魂:受惊吓的心灵。形容受惊吓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出口伤人 指用恶言恶语辱骂别人。
我心如秤 表示自己处理事情极端公平。
一身都是胆 极言胆大勇敢。
跳到黄河洗不清 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身无完肤 ①《三国志 魏书 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死之日体无完皮。”后以“身无完肤”指被打得遍体鳞伤。②比喻遭到攻击或破坏后难以自存的局面。
蒙以养正 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膏唇试舌 用膏涂嘴唇,用巾揩舌头。比喻非常想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塞翁失马 边塞一老人丢失一匹马;后此马归来;并带回一匹骏马。比喻虽然暂时受到损失;但从长远看;也许会得到好处。
过则勿惮改 过:过错,过失;惮:怕。有了过错,就不要怕去改正。
风骨峭峻 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气,刚直不阿。也比喻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鼻塌嘴歪 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诗以道志 志:志向,意志。用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决心。
勃然作色 作色:变脸色。因恼怒或惊怕而变脸色。
欢苗爱叶 欢:欢喜。指欢乐恩爱的感情。
暮四朝三 ①《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原指说法、做法有所变换而实质不变。②比喻反复无常。
柴立不阿 犹言刚直不阿。
切齿咬牙 切齿:咬紧牙关,表示痛恨。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
忠孝不并 不并:不能同时并行。尽忠不能尽孝,尽孝不能尽忠。即忠孝不能两全。
一长二短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嘴大舌长 多话,好搬弄是非。
一时缓急 谓在一个时期名气很大。
误笔成蝇 比喻绘画技艺高妙,异常逼真,明明是误笔留下墨迹,却变成了画上的一只蝇。
面朋面友 指表面上的朋友,交情不深,貌合神离的意思。
狂为乱道 狂妄地做事,胡乱地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