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盗窃国
大盗窃国 (大盗竊國 ) 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dà dào qiè guó,大盗窃国是贬义词。。。。

拼音读音
拼音dà dào qiè guó
怎么读
注音ㄉㄚˋ ㄉㄠˋ ㄑ一ㄝˋ ㄍㄨㄛˊˊ
繁体大盗竊國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例子李大钊《民彝与政治》:“大盗窃国,予智自雄,冯借政治上之枢机,戕贼风俗之大本。”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政事等。
※ 成语大盗窃国的拼音、大盗窃国怎么读由范文之家成语大全提供。
在线汉字转拼音
※ 与(大盗窃国)相关的成语及拼音:
带减腰围 | 语本《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损。 |
进退失据 | 据:依据;凭借。前进、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安身;亦指进退两难。 |
己饥己溺 | 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 |
柳眉踢竖 | 形容女子发怒时耸眉之状。踢竖,横竖。 |
山崩地塌 | 见“山崩地陷”。 |
风行雷厉 | 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 |
五羖大夫 | 羖:公羊。特指春秋虞有贤才的大夫百里奚。 |
啮雪吞毡 | 汉朝苏武被匈奴单于囚禁于大窖中,不供应饮食,苏武乃嚼雪混同毡毛而吞食。事见《汉书·苏建传》。后用以比喻困境中艰难的生活。 |
堆案盈几 | 堆:堆积。案:案头。公文、书信、图书等堆积满案头。原指等待处理的文凭大量积压。后也指书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 |
去天尺五 | ①谓与宫廷相近。②极言地势之高。 |
采椽不斫 | 采:柞木。比喻生活简朴。 |
破口怒骂 | 破口:恶语。满口恶语骂人。 |
眼泪汪汪 | 眼中饱含泪水。形容人十分激动或悲痛。 |
盈满之咎 | 财富过于充足会招致祸患。 |
内忧外侮 | 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同“内忧外患”。 |
行眠立盹 | 形容极度疲倦无精神。 |
三绝韦编 | 韦:熟牛皮。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刻苦。 |
连州比县 | 见“连州跨郡”。 |
闭阁自责 | 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同“闭阁思过”。 |
确固不拔 | 见“确乎不拔”。 |
病国殃民 | 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明·桑绍良《独乐园》楔子:“只因误用了王安石,创立新法,招呼党类,病国殃民,天下骚然。”亦作“祸国殃民”。郭沫若《不读书好求甚解》:“你们的动机不怕就出于利国福民,然而你们的结果必弄到病国殃民。” |
指敌忘身 | 指敌:与敌人作战。与敌人作战,要舍生忘死,勇于牺牲。 |
嘈嘈杂杂 | 指声音喧闹、杂乱扰人。 |
栎阳雨金 | 《史记·秦本纪》:“扞献公呴十八年,雨金栎阳。”张守节正义:“言雨金于秦国都,明金瑞见也。”后因以“栎阳雨金”喻意外的恩赐。 |
火引冰薪 | 火器的导火线。 |
琼瑶仙境 | 比喻别人酬答的礼物、诗文、书信等。 |
督学使者 | 学政的别称。明清派往各省督导教育行政及主持考试的专职官员。也称'督学'﹑'学使'。 |
人谋不臧 | 事情之所以不成,是人没有谋划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