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节死义
仗节死义 (仗節死義 ) 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zhàng jié sǐ yì,仗节死义是中性词。。。。

拼音读音
拼音zhàng jié sǐ yì
怎么读
注音ㄓㄤˋ ㄐ一ㄝˊ ㄙˇ 一ˋˊ
繁体仗節死義
出处宋·苏轼《上皇帝书》:“前山阳亡徒苏令,纵横史士,临难莫肯仗节死义者,以守相威权素夺故也。”
例子杜子美《送严武还朝》诗:‘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劝以仗节死义也。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八》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成语仗节死义的拼音、仗节死义怎么读由范文之家成语大全提供。
在线汉字转拼音
※ 与(仗节死义)相关的成语及拼音:
首如飞蓬 | 首:头发;飞蓬:飞散的蓬草。形容头发未经修饰,像飞散的蓬草一样纷乱。 |
变迹埋名 | 迹:痕迹,踪迹。改变行踪,隐蔽姓名。 |
求生害义 | 为保全性命而伤害道义。 |
好心做了驴肝肺 | 俗语。指把好心当作坏意。 |
朝气勃勃 | 朝:早上;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 |
重门叠户 | 重:重复;门、户:房屋的出入口。比喻地方多关口,易于防守。 |
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 一点点小火星可以烧掉大片原野。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 |
习与性成 | 性:性格。长期习惯于怎样,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有习惯成自然的意思。 |
问安视膳 | 每日必问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 |
行奸卖俏 | 谓恣淫行邪,弄姿作态。 |
轻手蹑脚 | 见“轻手软脚”。 |
恶湿居下 | 厌恶潮湿却住在低洼的的地方。比喻行动跟愿望相违背。 |
材德兼备 | 材:通“才”。既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又有好的思想品质。 |
风移俗改 | 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
发纵指示 | 发:发现;纵:放纵,也通“踪”。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暗中操纵指挥。 |
唯妙唯肖 |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巧妙,非常逼真。 |
坐不窥堂 | 端坐不斜视,专心一意。 |
惊魂摄魄 | 见“惊魂夺魄”。 |
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 从我手里得到的东西,又从我手里失去。比喻兴败无常或得失相抵。 |
故步自画 | 犹故步自封。 |
杀身救国 | 不惜牺牲生命以报答国家。 |
笃论高言 | 确切高明的言论。 |
作事不时 | 不时:不合时宜。做事违背农时。泛指不合时宜。 |
逾千越万 | 指数字超过千或万。极言其多。 |
一盆糨糊 | 意思是比喻头脑不灵活,糊里糊涂。 |
眼白洋洋 | 方言。白眼珠全露了出来,一动也不动的样子。形容发楞的情态。 |
一花五叶 | 佛教传到中国后,禅宗以达摩为祖,谓一花;后衍成曹洞、临济、云门、沩仰、法眼五派,谓五叶。 |
出尘之姿 | 超出尘俗的姿态。比喻丰姿清奇潇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