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手于人
假手于人 (叚手于人 ) 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jiǎ shǒu yú rén,假手于人是贬义词。。。。

拼音读音
拼音jiǎ shǒu yú rén
怎么读
注音ㄐ一ㄚˇ ㄕㄡˇ ㄩˊ ㄖㄣˊˊ
繁体叚手于人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庞淯传》裴松之注引皇甫谧《烈女传》:“今虽三弟早死,门户泯绝,而娥亲犹在,岂可假手于人哉!”
例子曹操派祢衡去见刘表,是欲杀祢衡而采取的假手于人之策。
正音“假”,不能读作“jià”。
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辨形“人”,不能写作“仁”。
近义词假公济私
反义词公而忘私
英语make a cat's paw of somebody(use the hand of)
※ 成语假手于人的拼音、假手于人怎么读由范文之家成语大全提供。
在线汉字转拼音
※ 与(假手于人)相关的成语及拼音:
评头论足 | 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 |
观者如堵 | 堵:墙壁。形容观看人数众多。 |
闻风破胆 | 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对某种力量的极度惶恐。 |
君子成人之美 | 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成:成全,帮助;美:好事。道德高尚的人成全别人的好事。 |
行侠好义 | 谓讲义气,肯舍己助人。 |
祖龙一炬 | 祖龙:秦始皇。指秦始皇焚书。比喻一把火烧掉。 |
龙行虎步 | 行走的姿态像龙那样威武;像老虎那样矫健。多形容人的举止行动威仪庄重;如龙虎不凡。旧时指帝王的仪态。 |
润笔之绢 | 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 |
纵横交贯 | 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也形容情况复杂。 |
生花之笔 | 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
趁火抢劫 | 趁着别人紧张时去捞取私利或害人。 |
召之即来 | 召:同“招”。一经召唤立即就来。形容唯命是从。 |
槛猿笼鸟 | 槛:关野兽的笼子。笼子里的猿猴和飞鸟。比喻受约束的人或物。 |
盘空硬语 | 硬语:指行文遒劲有力。形容文章气势磅礴,雄健有力。 |
信步而行 | 信:随意。无目的地随意行走。 |
虎口余生 | 从老虎嘴里逃出的生命。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保全了性命。 |
气断声吞 | 气出不来,话说不出。形容极度忧伤失望。 |
全神关注 | 一心注意。 |
高文雅典 | 雅:雅正;典:典籍。高深的文章,雅正的典籍。 |
自比于金 | 把自己比作尚未冶炼的黄金。比喻未成熟,急需锻炼 |
棋布星陈 | 同“棋布星罗”。 |
遭际不偶 | 同“遭逢不偶”。 |
手不辍卷 | 辍:中止;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
间于齐楚 | 见'衣冠楚楚'。 |
迤俪不绝 | 谓品性高洁而不与世俗隔绝。 |
缾竭罍耻 | 语本《诗•小雅•蓼莪》:“缾之罄矣,维罍之耻。”罍、缾皆盛水器,罍大而缾小。罍有水而缾已空,谓不能分多予寡。后多用以指因未能尽职而心怀愧疚。亦用以比喻与彼方关系密切,若不救助,深以为耻。亦作:[[缾罍之耻]] |
黄莺别主 | 女子与主人分离的典实。 |
番宿家门 | 轮番宿卫的家族。犹言武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