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鬼

词语解释
打鬼[ dǎ guǐ ]
⒈ 明时一种儿戏。
⒉ 喇嘛教的一种仪式。僧人扮天神以驱逐邪魔。
引证解释
⒈ 明 时一种儿戏。
引明 沉榜 《宛署杂记·民风》:“正月十六日,小儿多羣集市中为戏,首以一人为鬼,繫绳其腰,羣儿共牵之,相去丈餘,轮次跃而前,急击一拳以去,名曰打鬼。期出不意,不得为繫者所执,一或执之,即谓为被鬼所执,鬨然共笑。捉代繫者,名曰替鬼……以此占儿轻佻,盖习武之意。”
⒉ 喇嘛教的一种仪式。僧人扮天神以驱逐邪魔。
引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喇嘛打鬼》:“初八日 弘仁寺 打鬼。其制:以长教喇嘛披黄锦衣乘车持鉢,诸侍从各执仪仗法器拥护;又以小番僧名班第者,衣彩胄,戴黑白头盔,手执綵棒,随意挥洒白沙,前以鼓吹导引,众番僧执曲锤柄鼓,鸣锣吹角,演念经文,遶寺周匝,迎祥驱祟。念五日, 德胜门 外 黄寺 行亦如之。”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鬼》:“打鬼本西域佛法,并非怪异,即古者九门观儺之遗风,亦所以禳除不祥也。每至打鬼,各喇嘛僧等扮演诸天神将以驱逐邪魔,都人观者甚众,有万家空巷之风。朝廷重佛法,特遣一散秩大臣以临之,亦圣人朝服阼阶之命意。打鬼日期, 黄寺 在十五日, 黑寺 在二十三日, 雍和宫 在三十日。”
国语辞典
打鬼[ dǎ guǐ ]
⒈ 北平雍和宫及喇嘛教黄寺黑寺,每年在旧历正月间,喇嘛们化装成神佛五鬼等,持棒挥打舞蹈,绕寺而走,驱除邪魔,称为「打鬼」。此种仪式,本是西藏风俗。
最近近义词查询:
撞天屈的近义词(zhuàng tiān qū)竹火笼的近义词(zhú huǒ lóng)望天田的近义词(wàng tiān tián)竺土的近义词(zhú tǔ)无天事的近义词(wú tiān shì)石勒的近义词(shí lè)偭规错矩的近义词(miǎn guī cuò jǔ)魏石经的近义词(wèi shí jīng)椓木的近义词(zhuó mù)祚土的近义词(zuò tǔ)制土的近义词(zhì tǔ)张天翼的近义词(zhāng tiān yì)钻木的近义词(zuàn mù)作土的近义词(zuò tǔ)走火的近义词(zǒu huǒ)袁水拍的近义词(yuán shuǐ pāi)浊水溪的近义词(zhuó shuǐ xī)中天竺的近义词(zhōng tiān zhú)纸火柴的近义词(zhǐ huǒ chái)赘木的近义词(zhuì mù)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