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戎

词语解释
阿戎[ ā róng ]
⒈ 称堂弟。
⒉ 指晋王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王戎遂为早慧的典型。后因以“阿戎”称美他人之子。
引证解释
⒈ 称堂弟。
引《南齐书·王思远传》:“﹝ 王晏 ﹞及拜驃骑,集会子弟,谓 思远 兄 思微 曰:‘ 隆昌 之末,阿戎劝吾自裁,若用其语,岂有今日。’ 思远 遽应曰:‘如阿戎所见,今犹未晚也。’”
《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晋 宋 间人,多谓从弟为阿戎,至 唐 犹然。”
唐 杜甫 《杜位宅守岁》诗:“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清 朱彝尊 《己巳二月自古藤书屋移寓槐树斜街赋诗》之三:“阿戎秋去又春残,远信封题万里难。”
⒉ 指 晋 王戎。
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王戎 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 戎 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 遂为早慧的典型。后因以“阿戎”称美他人之子。 唐 王维 《送李员外贤郎》诗:“借问 阿戎 父,知为童子郎。”
唐 李端 《送单少府赴扶风》诗:“叨陪丈人行,常恐 阿戎 欺。”
国语辞典
阿戎[ ā róng ]
⒈ 称谓。晋人称堂弟为「阿戎」。
引唐·杜甫〈杜位宅守岁〉诗:「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最近近义词查询:
冢臣的近义词(zhǒng chén)魏阙的近义词(wèi què)污贱的近义词(wū jiàn)宗嗣的近义词(zōng sì)资货的近义词(zī huò)王阙的近义词(wáng quē)雉埤的近义词(zhì pí)洼下的近义词(wā xià)追从的近义词(zhuī cóng)中冀的近义词(zhōng jì)威荣的近义词(wēi róng)撜溺的近义词(chéng nì)吚哦的近义词(yī ò)违阙的近义词(wéi quē)污庳的近义词(wū bēi)白沉的近义词(bái chén)五祀的近义词(wǔ sì)簪簪的近义词(zān zān)张禄的近义词(zhāng lù)载驰的近义词(zài chí)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