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诵

词语解释
讽诵[ fěng sòng ]
⒈ 抑扬顿挫地诵读:讽诵古诗。
引证解释
⒈ 背诵。
引《周礼·春官·瞽蒙》:“讽诵诗,世奠繫。”
郑玄 注:“讽诵诗,谓闇读之不依咏也。”
《汉书·艺文志》:“孔子 纯取 周 诗,上采 殷,下取 鲁,凡三百五篇。遭 秦 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
《南史·文学传·任孝恭》:“精力勤学,家贫无书,常崎嶇从人假借,每读一遍,讽诵略无所遗。”
章炳麟 《国故论衡·文学总略》:“古之言文章者,不专在竹帛讽诵之间。”
⒉ 朗读;诵读。
引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田鹏鸞 ﹞年十四五,初为閽寺,便知好学,怀袖握书,晓夕讽诵。”
明 海瑞 《兴革条例·礼属》:“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沉潜反覆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
鲁迅 《书信集·致陶亢德》:“大札与《人间世》两本,顷同时拜领,讽诵一过,诚令人有萧然出尘之想。”
国语辞典
讽诵[ fèng sòng ]
⒈ 背诵而熟记之。
引《晋书·卷四九·阮籍传》:「讽诵遗言,不若亲承音旨。」
《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明宗深有味乎其言,令左右录其诗,常讽诵之。」
最近近义词查询:
羊负来的近义词(yáng fù lái)扬示的近义词(yáng shì)扬清的近义词(yáng qīng)扬威耀武的近义词(yáng wēi yào wǔ)羊羔息的近义词(yáng gāo xī)扬升的近义词(yáng shēng)庸材的近义词(yōng cái)扬扬的近义词(yáng yáng)庸钝的近义词(yōng dùn)扬意的近义词(yáng yì)庸伐的近义词(yōng fá)扬清激浊的近义词(yáng qīng jī zhuó)扬刃的近义词(yáng rèn)羊触藩篱的近义词(yáng chù fān lí)羊羔儿利的近义词(yáng gāo ér lì)羊傅的近义词(yáng fù)扬逸的近义词(yáng yì)扬榷的近义词(yáng què)扬越的近义词(yáng yuè)庸短的近义词(yōng duǎ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