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令

词语解释
讽令[ fěng lìng ]
⒈ 谓婉言劝使。
引证解释
⒈ 谓婉言劝使。
引《旧唐书·僕固怀恩传》:“遵庆 既至, 怀恩 抱其足号泣而诉, 遵庆 因宣圣恩优厚,讽令入朝, 怀恩 许诺。”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 曾易之 ﹞知 信州 玉山县,坐法失官。閒居十餘年,执政怜之,讽令至京师。”
最近近义词查询:
坐夜的近义词(zuò yè)纡曲的近义词(yū qǔ)彘颅的近义词(zhì lú)重闺的近义词(chóng guī)酎金的近义词(zhòu jīn)纡结的近义词(yū jié)埴坟的近义词(zhí fén)文札的近义词(wén zhá)污莱的近义词(wū lái)完逋的近义词(wán bū)掾属的近义词(yuàn shǔ)资箴的近义词(zī zhēn)重狴的近义词(zhòng bì)斋婆的近义词(zhāi pó)总吨位的近义词(zǒng dūn wèi)丈夫子的近义词(zhàng fū zǐ)妪诩的近义词(yù xǔ)燋釜的近义词(jiāo fǔ)稳婆的近义词(wěn pó)纡回的近义词(yū huí)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