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子

词语解释
拂子[ fú zǐ ]
⒈ 即拂尘。古代用以掸拭尘埃和驱赶蚊蝇的器具。
⒉ 用于杂技、歌舞等的指挥。
⒊ 常为僧尼术士所执持。
引证解释
⒈ 即拂尘。古代用以掸拭尘埃和驱赶蚊蝇的器具。
引五代 和凝 《山花子》词:“佯弄红丝蝇拂子,打檀郎。”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一:“仁宗 当暑月不挥扇, 镇 侍 邇英阁,尝见左右以拂子祛蚊蝇而已。”
《隋唐演义》第三回:“左右女婢数人,也有执巾櫛的,也有擎香炉的,也有捧如意的,也有持拂子的,两边侍立。”
⒉ 用于杂技、歌舞等的指挥。
引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龟兹部》:“戏有五方狮子,高丈餘,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车驾宿大庆殿》:“每奏先鸣角,角罢,一军校执一长软藤条,上繫朱拂子,擂鼓者观拂子,随其高低,以鼓声应其高下也。”
⒊ 常为僧尼术士所执持。参见“拂尘”。
引《花月痕》第四八回:“这妖妇率妖尼等挺立水面,将拂子一挥,战舰都倒转了,礮火一一自打起来。”
最近近义词查询:
援举的近义词(yuán jǔ)运司的近义词(yùn sī)运谋的近义词(yùn móu)援枹的近义词(yuán bāo)运情的近义词(yùn qíng)油布的近义词(yóu bù)运使的近义词(yùn shǐ)蕴聚的近义词(yùn jù)郁林葛的近义词(yù lín gě)有劳的近义词(yǒu láo)蕴和的近义词(yùn hé)有口的近义词(yǒu kǒu)运送局的近义词(yùn sòng jú)援救的近义词(yuán jiù)援毫的近义词(yuán háo)运日的近义词(yùn rì)有口难辩的近义词(yǒu kǒu nán biàn)郁林石的近义词(yù lín shí)有口皆碑的近义词(yǒu kǒu jiē bēi)运钱的近义词(yùn qiá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