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葘

词语解释
断葘[ duàn zī ]
⒈ 亦作“断灾”。
⒉ 枯折的树干。形容人背伛而枯瘦。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断菑”。枯折的树干。形容人背伛而枯瘦。
引《荀子·非相》:“周公 之状,身如断葘。”
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皇矣》诗传:‘木立而死曰葘。’葘者,植立之貌。 周公 背傴,或曰韤僂,其形曲折,不能直立,故身如断葘矣。”
清 袁枚 《随园随笔·今疾病见古书》:“‘ 周公 如断菑’亦枯瘦之义。”
最近近义词查询:
秩秩的近义词(zhì zhì)遵海的近义词(zūn hǎi)阻阨的近义词(zǔ è)菹泽的近义词(zū zé)违延的近义词(wéi yán)秩禄的近义词(zhì lù)菹臡的近义词(zū ní)秩礼的近义词(zhì lǐ)遵钦的近义词(zūn qīn)违倍的近义词(wéi bèi)菹人的近义词(zū rén)迍羁的近义词(zhūn jī)争秩的近义词(zhēng zhì)准鹄的近义词(zhǔn hú)迍邅的近义词(zhūn zhān)遵道的近义词(zūn dào)迍阨的近义词(zhūn è)秩命的近义词(zhì mìng)违欠的近义词(wéi qiàn)中蒙的近义词(zhōng mé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