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亡

词语解释
遁亡[ dùn wáng ]
⒈ 亦作“遯亡”。
⒉ 逃亡。
⒊ 犹散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遯亡”。
⒉ 逃亡。
引《东观汉记·刘恺传》:“故 居巢侯 刘般 嗣子 愷 当袭父 般 爵,而称父遗意,致国弟 宪,遯亡七年,所守弥固。”
《新唐书·突厥传上》:“高宗 责曰:‘ 頡利 败,尔不辅,无亲也; 延陀 破,尔遯亡,不忠也。’”
⒊ 犹散失。
引宋 苏舜钦 《依韵和胜之<暑饮>》:“真气潜遁亡,半夜忽发霍。”
最近近义词查询:
袭刺的近义词(xí cì)袭从的近义词(xí cóng)席门蓬巷的近义词(xí mén péng xiàng)洗补的近义词(xǐ bǔ)檄手的近义词(xí shǒu)檄定的近义词(xí dìng)袭荫的近义词(xí yīn)檄书的近义词(xí shū)袭夺的近义词(xí duó)席履丰厚的近义词(xí lǚ fēng hòu)洗城的近义词(xǐ chéng)檄笔的近义词(xí bǐ)袭事的近义词(xí shì)檄医头疾的近义词(xí yī tóu jí)袭取的近义词(xí qǔ)袭害的近义词(xí hài)袭据的近义词(xí jù)袭故蹈常的近义词(xí gù dǎo cháng)袭气的近义词(xí qì)洗剂的近义词(xǐ jì)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