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仓

词语解释
常平仓[ cháng píng cāng ]
⒈ 中国古代为调节粮价、备荒救灾在各地设置的粮仓。始于西汉。清代中叶之后大多名存实亡。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为调节米价而设置的一种仓廪。 汉宣帝 时 耿寿昌 首先倡建,以谷贱时用较高价籴入,谷贵时减价粜出,平衡米价而名。参阅《文献通考·常平义仓租税》。
引《汉书·食货志上》:“时大司农中丞 耿寿昌 以善为算能商功利得幸於上……遂白令边郡皆筑仓,以穀贱时增其贾而糴,以利农,穀贵时减贾而糶,名曰‘常平仓’。民便之。”
最近近义词查询:
拿攫的近义词(ná jué)看你的近义词(kàn nǐ)机子的近义词(jī zǐ)陇翠庵的近义词(lǒng cuì ān)加剧的近义词(jiā jù)闹不机密的近义词(nào bù jī mì)竣工的近义词(jùn gōng)加深的近义词(jiā shēn)将要的近义词(jiāng yào)均匀的近义词(jūn yún)沮丧的近义词(jǔ sàng)郎雀的近义词(láng què)杪梢的近义词(miǎo shāo)急速的近义词(jí sù)进化的近义词(jìn huà)建国的近义词(jiàn guó)监察的近义词(jiān chá)精密的近义词(jīng mì)绩效的近义词(jì xiào)急急的近义词(jí jí)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