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

词语解释
成德[ chéng dé ]
⒈ 盛德。
⒉ 成年人应有的品德。
⒊ 成就品德。
引证解释
⒈ 盛德。
引《易·乾》:“君子以成德为行。”
《左传·成公十三年》:“不穀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壹。”
唐 韩愈 《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年几八十,坚悍不衰,事可传载,可谓成德。”
宋 王安石 《枢密使张昪父惠赠太师可赠中书令制》:“积仁之庆,实在其子,终有成德,为吾宗工。”
⒉ 成年人应有的品德。
引《仪礼·士冠礼》:“始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郑玄 注:“既冠为成德。”
贾公彦 疏:“案冠义,既冠,责以父子君臣长幼之礼,皆成人之德。”
⒊ 成就品德。
引汉 王充 《论衡·量知》:“故夫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材成德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左右前后,罔非正人,是以教諭而成德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
国语辞典
成德[ chéng dé ]
⒈ 成年人应具的德行。
引《仪礼·士冠礼》:「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⒉ 成就德行。
引《易经·乾卦》:「君子以成德为行。」
汉·王充《论衡·量知》:「故夫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材成德也。」
⒊ 盛德。
引《左传·成公十三年》:「余唯利是视,不谷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壹。」
唐·韩愈〈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年几八十,坚悍不衰,事可传载,可为成德。」
最近近义词查询:
达丽罗川的近义词(dá lì luó chuān)大已寒圆的近义词(dà yǐ hán yuán)倒弹的近义词(dǎo dàn)大力神草的近义词(dà lì shén cǎo)杜婴的近义词(dù yīng)雕花楼的近义词(diāo huā lóu)跌宕起伏的近义词(diē dàng qǐ fú)大邪王的近义词(dà xié wáng)淡泊宁静的近义词(dàn bó níng jìng)大败涂地的近义词(dà bài tú dì)大市场的近义词(dà shì chǎng)大姨父的近义词(dà yí fù)底限的近义词(dǐ xiàn)隝人的近义词(dǎo rén)电浆现象的近义词(diàn jiāng xiàn xiàng)东方神韵的近义词(dōng fāng shén yùn)倒流水的近义词(dǎo liú shuǐ)掂记的近义词(diān jì)打顿的近义词(dǎ dùn)吊牌价的近义词(diào pái jià)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