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寒

词语解释
齿寒[ chǐ hán ]
⒈ 牙齿外露而寒。比喻有外忧。
⒉ 齿酸。
引证解释
⒈ 牙齿外露而寒。比喻有外忧。参见“脣亡齿寒”。
引《穀梁传·僖公二年》:“语曰:脣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
《旧唐书·田弘正传》:“自 弘正 归国, 幽、恆、鄆、蔡 有齿寒之惧。”
《新唐书·窦建德传》:“二国兵不解, 唐 彊 郑 弱,势必举 郑,郑 灭则大 夏 有齿寒之忧。”
⒉ 齿酸。
引宋 孙艤 《菩萨蛮·落梅》词:“一点著枝酸, 吴姬 先齿寒。”
最近近义词查询:
忒楞楞腾的近义词(tè lèng lèng téng)鼗音的近义词(táo yīn)倜傥风流的近义词(tì tǎng fēng liú)忒杀的近义词(tè shā)螳拒的近义词(táng jù)裼衣的近义词(tì yī)悌睦的近义词(tì mù)倜傥不群的近义词(tì tǎng bù qún)缇齐的近义词(tí qí)倜然的近义词(tì rán)绨绣的近义词(tí xiù)鼗鞞的近义词(táo bǐ)慝作的近义词(tè zuò)鼗武的近义词(táo wǔ)倜诡的近义词(tì guǐ)趯球的近义词(yuè qiú)缇彀的近义词(tí gòu)韬弓的近义词(tāo gōng)逖远的近义词(tì yuǎn)忒煞的近义词(tè shà)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