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寒

词语解释
齿寒[ chǐ hán ]
⒈ 牙齿外露而寒。比喻有外忧。
⒉ 齿酸。
引证解释
⒈ 牙齿外露而寒。比喻有外忧。参见“脣亡齿寒”。
引《穀梁传·僖公二年》:“语曰:脣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
《旧唐书·田弘正传》:“自 弘正 归国, 幽、恆、鄆、蔡 有齿寒之惧。”
《新唐书·窦建德传》:“二国兵不解, 唐 彊 郑 弱,势必举 郑,郑 灭则大 夏 有齿寒之忧。”
⒉ 齿酸。
引宋 孙艤 《菩萨蛮·落梅》词:“一点著枝酸, 吴姬 先齿寒。”
最近近义词查询:
采生折割的近义词(cǎi shēng shé gē)采饰的近义词(cǎi shì)财成的近义词(cái chéng)财谷的近义词(cái gǔ)采头的近义词(cǎi tóu)采区的近义词(cǎi qū)采圻的近义词(cǎi qí)材彦的近义词(cái yàn)参昴的近义词(cān mǎo)材异的近义词(cái yì)材谞的近义词(cái xū)采齐的近义词(cǎi qí)采芹的近义词(cǎi qín)参谋长的近义词(cān móu zhǎng)财察的近义词(cái chá)采石场的近义词(cǎi shí chǎng)财产保险的近义词(cái chǎn bǎo xiǎn)财贿的近义词(cái huì)参虑的近义词(cān lǜ)采认的近义词(cǎi rè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