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辞

词语解释
正辞[ zhèng cí ]
◎端正言辞。正式文辞。正直、严正的言辞。
引证解释
正辞[ zhèng cí ]
1.端正言辞。
例证《易 · 繫辞下》:“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汉 · 蔡邕 《郭泰碑》:“若乃砥节礪行,直道正辞。贞固足以干事,隐括足以矫时。”
《明史 · 左良玉传》:“良玉 疾已剧,至 九江,邀总督 袁 继咸 入舟中,袖中出密諭,云自皇太子,劫诸将盟, 继咸 正辞拒之。”
2.正式文辞。
例证《孔丛子 · 公仪》:“子思 曰:‘臣所记臣祖之言,或亲闻之者,有闻之於人者,虽非其正辞,然犹不失其意焉。’”南朝 · 梁 刘勰 《文心雕龙 · 议对》:“郊祀必洞於礼,戎事必练於兵,田穀先晓於农,断讼务精於律。然后标以显义,约以正辞。”
3.正直、严正的言辞。
例证《鹖冠子 · 能天》:“圣人知其所极,正辞者惠物者也。”
陆佃 注:“不詖、不淫、不邪、不遁,谓之正辞。”
汉 ·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顷者,立朝之士,曾不以忠信见赏,恒被谤訕之诛。遂使羣下结口,莫图正辞。”
最近近义词查询:
三昧的近义词(sān mèi)三缪的近义词(sān miù)三庙的近义词(sān miào)三流的近义词(sān liú)三门峡市的近义词(sān mén xiá shì)三藐的近义词(sān miǎo)三沐三薰的近义词(sān mù sān xūn)三淖的近义词(sān nào)三臡的近义词(sān ní)三酿五齐的近义词(sān niàng wǔ qí)三密的近义词(sān mì)三孽的近义词(sān niè)三洛的近义词(sān luò)三梦的近义词(sān mèng)三牧的近义词(sān mù)三茅的近义词(sān máo)三命的近义词(sān mìng)三门的近义词(sān mén)三麦的近义词(sān mài)三臡八菹的近义词(sān ní bā zū)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