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

词语解释
地里(地裏)[ dì lǐ ]
⒈ 两地相距的里程。
⒉ 土地、山川等的环境形势。
⒊ 指地理之学。
⒋ 区域;区划。
引证解释
⒈ 两地相距的里程。
引唐 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蜀 路江干窄, 彭 门地里遥。”
宋 岳飞 《奏措置曹成事宜状》:“一行官兵已过 袁州,地里稍远。”
《元史·历志一》:“又以西域、中原地里殊远,创为里差以增损之,虽东西万里,不復差忒。”
⒉ 土地、山川等的环境形势。
引唐 孙揆 《灵应传》:“余素諳其山川地里形势孤虚,遂引军夜出,去城百餘里,分布要害。”
⒊ 指地理之学。
引《新唐书·郑虔传》:“虔 学长於地里,山川险易、方隅物产、兵戎众寡无不详。”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本朝《九域志》……乞选有地里学者重修之。”
⒋ 区域;区划。
引汉 贾谊 《新书·制不定》:“以 高皇 之明圣威武也,既抚天下,即天子之位,而大臣为逆者,乃几十发,地里早定,岂有此变。”
国语辞典
地里[ dì lǐ ]
⒈ 路途。
引唐·杜甫〈哭王彭州论〉诗:「蜀路江千窄,彭门地里遥。」
德语Geographie (S)
最近近义词查询:
事守的近义词(shì shǒu)事事物物的近义词(shì shì wù wù)事统的近义词(shì tǒng)慎德的近义词(shèn dé)事寔的近义词(shì shí)拾翠人的近义词(shí cuì rén)实致的近义词(shí zhì)事书的近义词(shì shū)实状的近义词(shí zhuàng)上笺的近义词(shàng jiān)上肩的近义词(shàng jiān)渗渍的近义词(shèn zì)实至名随的近义词(shí zhì míng suí)实值的近义词(shí zhí)圣诫的近义词(shèng jiè)实宜的近义词(shí yí)事事无成的近义词(shì shì wú chéng)拾陈蹈故的近义词(shí chén dǎo gù)拾翠踏青的近义词(shí cuì tà qīng)实业家的近义词(shí yè jiā)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