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牒

词语解释
白牒[ bái dié ]
⒈ 未用印的公文。
⒉ 泛指官府文书。
引证解释
⒈ 未用印的公文。
引宋 王溥 《唐会要·大理寺》:“当寺司直评事,应准敕差出使,请废印三面,比缘无出使印,每经州县及到推院,要发文牒追获等,皆是自将白牒,取州县印用。因兹事状,多使先知,为弊颇深。”
⒉ 泛指官府文书。
引清 姚鼐 《送侍潞川主德州书院用前夕在扬州留别韵》:“策名白牒中,早与南宫荐。”
最近近义词查询:
行杯的近义词(xíng bēi)行痹的近义词(xíng bì)刑所的近义词(xíng suǒ)行步的近义词(xíng bù)刑星的近义词(xíng xīng)刑事制裁的近义词(xíng shì zhì cái)畜群的近义词(chù qún)行理的近义词(xíng lǐ)行庵的近义词(xíng ān)刑殄的近义词(xíng tiǎn)刑讼的近义词(xíng sòng)行颁的近义词(xíng bān)刑胥的近义词(xíng xū)刑者的近义词(xíng zhě)行便的近义词(xíng biàn)行辈的近义词(háng bèi)刑事责任的近义词(xíng shì zé rèn)刑奄的近义词(xíng yǎn)刑厅的近义词(xíng tīng)行布的近义词(xíng bù)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