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陆

词语解释
北陆[ běi lù ]
⒈ 北方之地。
⒉ 即虚宿。位在北方,为二十八宿之一。
⒊ 指夏历十二月或冬天。
引证解释
⒈ 北方之地。
引北周 庾信 《枯树赋》:“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
倪璠 注:“北陆,北方之地也。”
唐 杨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每至南方二月,草树华滋,北陆三秋,风烟摇落;莫不列苹繁於上席,行礼敬於质明,奠椒桂於中尊,敬神明於如在。”
⒉ 即虚宿。位在北方,为二十八宿之一。
引《左传·昭公四年》:“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
孔颖达 疏:“日在北陆,为 夏 之十二月也。十二月,日在玄枵之次……於是之时,寒极冰厚,故取而藏之也。”
《尔雅·释天》:“玄枵,虚也;顓頊之虚,虚也。北陆,虚也。”
郭璞 注:“虚星之名凡四。”
《汉书·律历志下》:“是故日行北陆谓之冬。”
⒊ 指夏历十二月或冬天。
引唐 刘禹锡 《上门下裴相公启》:“授鉞於西顥之半,策勋於北陆之初。”
宋 王禹偁 《火星中而寒暑退赋》:“至若北陆兇残,人斯鲜懽,层冰飞雪以俱至,挟纊重裘而图安。”
清 姚鼐 《感春杂咏》之三:“北陆既藏冰,西宅復寅饯。”
最近近义词查询:
蠙珠的近义词(bīn zhū)蟷蠰的近义词(dāng náng)仰视的近义词(yǎng shì)褈复的近义词(chóng fù)有牛使牛,无牛使犊的近义词(yǒu niú shǐ niúwú niú shǐ dú)压台的近义词(yā tái)衎尔的近义词(kàn ěr)有序的近义词(yǒu xù)袃蒯的近义词(chài kuǎi)以资的近义词(yǐ zī)有害的近义词(yǒu hài)引车的近义词(yǐn chē)压宝的近义词(yā bǎo)袀袨的近义词(jūn xuàn)延安的近义词(yán ān)衚衕的近义词(hú tòng)衯衯的近义词(fēn fēn)叶永烈的近义词(yè yǒng liè)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近义词(yǒu jiā nán bēnyǒu guó nàn tóu)宇内的近义词(yǔ nèi)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