粢食

词语解释
粢食[ zī shí ]
⒈ 古代祭祀时用的以黍、稷所作的饭食。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祭祀时用的以黍、稷所作的饭食。
引《左传·桓公二年》:“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
孔颖达 疏:“粢食不凿,谓以黍、稷为饭,不使细也。”
《淮南子·主术训》:“太羹不和,粢食不毇。”
高诱 注:“毇,细也。”
最近近义词查询:
是察的近义词(shì chá)拭子的近义词(shì zǐ)是非曲直的近义词(shì fēi qū zhí)恃顽的近义词(shì wán)拭面容言的近义词(shì miàn róng yán)恃险的近义词(shì xiǎn)是非混淆的近义词(shì fēi hùn xiáo)是非自有公论的近义词(shì fēi zì yǒu gōng lùn)室庑的近义词(shì wǔ)拭泪的近义词(shì lèi)是非场的近义词(shì fēi chǎng)拭目以俟的近义词(shì mù yǐ sì)是非得失的近义词(shì fēi dé shī)室町幕府的近义词(shì tīng mù fǔ)恃明的近义词(shì míng)熟末的近义词(shú mò)是当的近义词(shì dāng)室学的近义词(shì xué)恃勇轻敌的近义词(shì yǒng qīng dí)是非分明的近义词(shì fēi fēn mí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