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子

词语解释
注子[ zhù zǐ ]
⒈ 古代酒壶。金属或瓷制成。可坐入注碗中。始于晩唐,盛行于宋元时期。
⒉ 赌博时所押的钱。
⒊ 量词。用于款项。
引证解释
⒈ 古代酒壶。金属或瓷制成。可坐入注碗中。始于晚 唐,盛行于 宋 元 时期。 唐 李匡乂 《资暇集·注子偏提》:“元和 初,酌酒犹用樽杓……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罃,而盖、觜、柄皆具。
引大和 九年后中贵人恶其名同 郑注,乃去柄安系,若茗瓶而小异,目之曰偏提。”
宋 曾慥 《高斋漫录》:“欧公 作 王文正 墓碑,其子 仲仪 諫议,送金酒盘醆十副,注子二把,作润笔资, 欧公 辞不受。”
《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他每吩咐小和尚,另藏着一把注子,色味虽同,酒力各别。”
⒉ 赌博时所押的钱。
引洪深 《鸡鸣早看天》第三幕:“这注子下得不小啊。”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六:“注子竟有大到三四十元以上的。”
⒊ 量词。用于款项。
引《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你是甚么巧主儿!囮着獃子,还不问他要一大注子,肯白白放了他回去!”
国语辞典
注子[ zhù zi ]
⒈ 一种长颈的酒壶。
引《水浒传·第二四回》:「那妇人暖了一注子酒,来到房里。」
最近近义词查询:
昼日的近义词(zhòu rì)中使的近义词(zhōng shǐ)无姑的近义词(wú gū)沾济的近义词(zhān jì)照旷的近义词(zhào kuàng)外氅的近义词(wài chǎng)作乔的近义词(zuò qiáo)再闰的近义词(zài rùn)赵孤的近义词(zhào gū)真趋的近义词(zhēn qū)主祷文的近义词(zhǔ dǎo wén)震兴的近义词(zhèn xīng)枉刺的近义词(wǎng cì)中贵的近义词(zhōng guì)卫阙的近义词(wèi quē)庾徐的近义词(yǔ xú)王囚的近义词(wáng qiú)威凌的近义词(wēi líng)支济的近义词(zhī jì)竹菇的近义词(zhú gū)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