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忽

词语解释
治忽[ zhì hū ]
⒈ 亦作“治曶”。
⒉ 治理与忽怠。《书·益稷》:“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孔传:“言欲以六律和声音,在察天下治理及忽怠者。”三国魏阮籍《乐论》引《书·益稷》作“治曶”。宋叶适《谢除堤举上清太平宫表》:“宓以鉴观治忽,审择后先,大化所覃,右文为盛。”一说“忽”读为“滑”,义为“乱”。“治忽”即“治乱”。参阅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上》“在治忽”。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治曶”。治理与忽怠。一说“忽”读为“滑”,义为“乱”。“治忽”即“治乱”。参阅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在治忽”。
引《书·益稷》:“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
孔 传:“言欲以六律和声音,在察天下治理及忽怠者。”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引《书·益稷》作“治曶”。 宋 叶适 《谢除堤举上清太平宫表》:“宓以鉴观治忽,审择后先,大化所覃,右文为盛。”
最近近义词查询:
沂水春风的近义词(yí shuǐ chūn fēng)姨夫的近义词(yí fū)宜男草的近义词(yí nán cǎo)夷洲的近义词(yí zhōu)宜春宫的近义词(yí chūn gōng)宜室的近义词(yí shì)宜若的近义词(yí ruò)沂水舞雩的近义词(yí shuǐ wǔ yú)宜嗔宜喜的近义词(yí chēn yí xǐ)宜昌市的近义词(yí chāng shì)宜春髻的近义词(yí chūn jì)姨婆的近义词(yí pó)夷宗的近义词(yí zōng)夷一的近义词(yí yī)沂水弦歌的近义词(yí shuǐ xián gē)宜男的近义词(yí nán)仪幕的近义词(yí mù)宜男花的近义词(yí nán huā)宜城酒的近义词(yí chéng jiǔ)姨姥姥的近义词(yí lǎo lao)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