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

词语解释
中丞[ zhōng chéng ]
⒈ 官名。即“大中丞”,见该条。
例中丞匿于溷藩。——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英an official's name;
引证解释
⒈ 汉 代御史大夫下设两丞,一称御史丞,一称中丞。中丞居殿中,故以为名。 东汉 以后,以中丞为御史台长官。 明 清 时用作对巡抚的称呼。
引《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臺,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巡抚》:“明 正统 十四年,命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邹来学 廵抚 顺天、永平 二府……今廵抚之称中丞,盖沿于此。”
清 钱大昕 《内阁侍读严道甫传》:“毕中丞 沅 廵抚 陕西,招至官斋,为文字交。”
⒉ 指宫官,内官。
引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琵琶》:“文宗 朝,有内人 郑中丞,善胡琴。”
原注:“中丞,即宫人之官也。”
国语辞典
中丞[ zhōng chéng ]
⒈ 职官名。汉代御史大夫的属官,掌兰台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案章。东汉以降,御史大夫转为大司空,以中丞为御史台的长官。明初设都察院,其中副都御史职位相当于御史中丞。明、清常以副都御史或佥都御史出任巡抚,清代各省巡抚亦例兼右都御史,因此,明清的巡抚也称为「中丞」。
最近近义词查询:
瞎天盲地的近义词(xiā tiān máng dì)膝外翻的近义词(xī wài fān)膝关节的近义词(xī guān jié)膝腘的近义词(xī guó)习肄的近义词(xí yì)瞎混的近义词(xiā hùn)瞎聊的近义词(xiā liáo)瞎说白道的近义词(xiā shuō bái dào)膝行匍伏的近义词(xī xíng pú fú)嘻天哈地的近义词(xī tiān hā dì)瞎账的近义词(xiā zhàng)习与体成的近义词(xí yǔ tǐ chéng)膝点心的近义词(xī diǎn xīn)瞎说八道的近义词(xiā shuō bā dào)膝盖骨的近义词(xī gài gǔ)膝拐的近义词(xī guǎi)熙泰的近义词(xī tài)膝弯的近义词(xī wān)膝语蛇行的近义词(xī yǔ shé xíng)熙天的近义词(xī tiā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