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臣

词语解释
争臣[ zhēng chén ]
⒈ 指能直言谏君,规劝君主过失的大臣。争,同“诤”
例朝无争臣,则不知过。——《汉书·萧望之传》
英minister who will give forth-right admonition;
引证解释
⒈ 能直言诤谏的大臣。争,通“諍”。
引《孝经·谏争》:“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荀子·子道》:“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
《孔子家语·三恕》:“昔者,明王万乘之国有争臣七人,则主无过举。”
王肃 注:“天子有三公四辅,主諫争,以救其过失也。”
唐 柳宗元 《柳常侍行状》:“纳忠为争臣之表,出守乃牧人之良。”
国语辞典
争臣[ zhēng chén ]
⒈ 能直言规谏国君过错的臣子。也作「诤臣」。
引《荀子·子道》:「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
《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朝无争臣则不知过,国无达士则不闻善。」
最近近义词查询:
年会的近义词(nián huì)年月的近义词(nián yuè)咿哩哇啦的近义词(yī lǐ wā lā)南湖的近义词(nán hú)挪威的近义词(nuó wēi)南面的近义词(nán miàn)浯溪笔的近义词(wú xī bǐ)耐用的近义词(nài yòng)浓缩的近义词(nóng suō)文从忠的近义词(wén cóng zhōng)农家的近义词(nóng jiā)男儿的近义词(nán ér)杂语的近义词(zá yǔ)挪用的近义词(nuó yòng)扭动的近义词(niǔ dòng)内敛的近义词(nèi liǎn)女方的近义词(nǚ fāng)牛奶的近义词(niú nǎi)杂出身的近义词(zá chū shēn)南阳的近义词(nán yá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