壝埒

词语解释
壝埒[ wěi liè ]
⒈ 坛、墠之外的矮土围墙。
⒉ 泛指土墙。
引证解释
⒈ 坛、墠之外的矮土围墙。
引《魏书·礼志一》:“帝亲祀上帝于南郊,以 始祖神元皇帝 配。为坛通四陛,为壝埒三重。”
⒉ 泛指土墙。
引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封疆》:“画界者,于二封之间又为壝埒,以画界分域也。”
国语辞典
壝埒[ wěi lè ]
⒈ 坛外边的矮土围墙。
引《魏书·卷一〇八·礼志一》:「为坛通四陛,为壝垺三重。」
最近近义词查询:
匡复的近义词(kuāng fù)阔人的近义词(kuò rén)庄周梦碟的近义词(zhuāng zhōu mèng dié)展露无遗的近义词(zhǎn lù wú yí)扩孔的近义词(kuò kǒng)宽绰的近义词(kuān chuò)匡算的近义词(kuāng suàn)枯寂的近义词(kū jì)开仗的近义词(kāi zhàng)孔口的近义词(kǒng kǒu)贞元旧谱的近义词(zhēn yuán jiù pǔ)文母的近义词(wén mǔ)张元济的近义词(zhāng yuán jì)转调的近义词(zhuǎn diào)贞元朝士的近义词(zhēn yuán cháo shì)胯骨的近义词(kuà gǔ)苦境的近义词(kǔ jìng)柯岩的近义词(kē yán)窋窡的近义词(kū zhuó)王路堂的近义词(wáng lù tá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