憸邪

词语解释
憸邪(?邪)[ xiān xié ]
⒈ 奸邪,邪恶。
⒉ 指奸邪的人。
引证解释
⒈ 奸邪,邪恶。
引《新唐书·高铢传》:“銖 率諫官伏阁言 训 素行憸邪,不可任,必乱天下。”
《金瓶梅词话》第十七回:“﹝ 蔡京 ﹞本以憸邪奸险之资,济以寡廉鲜耻之行。”
《明史·阉党传·霍维华》:“维华 性憸邪,与 崔呈秀 为 忠贤 谋主。”
⒉ 指奸邪的人。
引唐 陆贽 《三进量移官状》:“高论则痛嫉 林甫 之阴邪,而密网则习行 林甫 之弊法,憸邪为蠹,乃至於斯。”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越民考》:“公信任憸邪,使国家之柱石陨於无辜。”
最近近义词查询:
牧猪奴戏的近义词(mù zhòu nú xì)明业的近义词(míng yè)明线的近义词(míng xiàn)面不改容的近义词(miàn bù gǎi róng)牧曹的近义词(mù cáo)面不改色的近义词(miàn bù gǎi sè)牧宰的近义词(mù zǎi)幕覆的近义词(mù fù)面壁九年的近义词(miàn bì jiǔ nián)明扬仄陋的近义词(míng yáng zè lòu)牧伯的近义词(mù bó)明絜的近义词(míng jié)缅惟的近义词(miǎn wéi)明验的近义词(míng yàn)缅忆的近义词(miǎn yì)幕后指点的近义词(mù hòu zhǐ diǎn)明扬侧陋的近义词(míng yáng cè lòu)明雅的近义词(míng yǎ)面壁而已的近义词(miàn bì ér yǐ)明训的近义词(míng xù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